本报讯 6600万年前,在现今的江西赣州曾活跃着暴龙的一个长鼻子“表亲”。据一篇日前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的论文介绍,这种新发现的食肉恐龙拥有长长的鼻子,它也因此被昵称为“皮诺曹王”。
“皮诺曹王”的官方学名是虔州龙,是一种生活在白垩纪的恐龙,它是中国地质科学院和爱丁堡大学的古生物学家在我国江西赣州的一个建筑工地上发现的。虔州是赣州的古称,在此之前,古生物学家曾在此发现过一些也具有类似长鼻子特征的幼年恐龙化石,但直到发现了一个近乎完整的成年个体化石后,科学家们才最终确定这些幼年恐龙化石属于一个全新的物种。
虔州龙的发现揭示了霸王龙家族的一个新的分支。这种恐龙与暴龙生活在相同的区域,但并不会为相同的资源而产生竞争。虔州龙的身长约为8.8米,重约816千克,体型比暴龙小很多(暴龙体长在12.8米左右)。此外,暴龙具有更加强壮的上下颚,因此它们猎食的可能是完全不同的猎物。
“这是一类完全不同的霸王龙新种。它们具有跟暴龙一样的牙齿,但鼻子长得多,而且在鼻子上有一排角。”论文作者、来自爱丁堡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的史蒂夫·布鲁萨特表示,“它们看起来或许有些滑稽,但却和其它霸王龙一样危险,而且它们的移动速度可能更快,猎食方式也更隐秘。”△(任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