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恐龙窝”

来源:中国矿业报 发布时间:2014-11-27

四川省自贡市不仅有着丰富的盐矿和天然气资源,还拥有成群的恐龙化石。11月19日,记者来到自贡恐龙博物馆进行采访——在这里,中侏罗世(1.6亿年前)的大量恐龙化石及其它脊椎动物化石被完好地保留在地层中,层叠堆积,交错横陈,参观者甚至能看到恐龙皮肤的化石,化石上恐龙的鳞片清晰可见。这里的化石数量之多、密集程度之高、代表种类的众多、化石保存的精美完整度,无不令人叹为观止,因此这里也被戏称为“恐龙窝”。

据自贡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孙莉介绍,自贡恐龙博物馆是以中侏罗世恐龙化石遗址为主体建成的,总面积8.70平方千米。该博物馆是自贡世界地质公园的核心区域,是我国第一座专业恐龙博物馆,同时也是亚洲最大且惟一拥有化石埋藏遗址的恐龙博物馆,是世界三大恐龙田野博物馆之一。此外,这里还是目前世界上可供观览最密集、最精彩的化石埋藏现场。

说起自贡的恐龙化石,即使是其发现的历史也已经有很长时间了。1915年,自贡市下属一个名为“大山铺”的地方首次采集到恐龙化石;1979年12月,由于施工这里意外发现了大规模的恐龙化石,3000平方米的范围内竟然出土了100多具恐龙化石,而更多的化石还深埋于地层之中。发现如此大规模的恐龙化石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但是,挖掘出来的恐龙化石很容易被风化。为了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恐龙化石,当时的领导小组在已探知地层中还有多层恐龙化石的前提下毅然决定停止进一步的挖掘工作。后来在发掘原址上建成了现在的自贡恐龙博物馆,并于1987年1月正式对外开放。尽管博物馆的建成大大减慢了裸露恐龙化石的风化速度,但科技工作者并没有满足,他们一直在探索减缓恐龙化石风化的方法,如今他们在恐龙化石的表面涂上了一层纳米材料,以进一步降低恐龙化石的风化,因此今天我们才能看到轮廓如此清晰的恐龙化石。

自贡市出土的恐龙化石及其它脊椎动物化石数量众多,其中有很多世界级的珍品,比如:世界上最原始、最完整的剑龙——太白华阳龙化石,这也是自贡恐龙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只太白华阳龙是全世界所有剑龙化石中最古老、最完整的一个,完整度高达90%,被誉为是剑龙的祖先。从前,专家们都认为剑龙的起源地点在英国,但是自贡的这只太白华阳龙被发现后,科学界便将剑龙的起源地改为亚洲,因此它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颇有意思的是,研究人员发现太白华阳龙背上的剑板除了具有防御功能以外,还有吸热、散热的调温功能。据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太白华阳龙的剑板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冷的时候剑板中的血液可以流动到全身,让身体变暖;热的时候,剑板又可以竖起来有利于散热,像是自动调节温度的空调。

除此之外,这里还有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原始蜥脚类恐龙——李氏蜀龙、世界上最完整的小型鸟脚类恐龙——劳氏灵龙、世界上首次发现的蜥脚类恐龙尾锤——蜀龙和峨眉龙尾锤以及20余个完整而特别珍贵的恐龙化石及其它脊椎动物头骨等化石。

迄今为止,这里已发现各类古脊椎动物化石点180处,其中恐龙化石点130处,占古脊椎动物化石点总数的70%以上;采集到成百上千个古脊椎动物个体和数以万计的骨骼化石,其中以“大山铺”恐龙化石群为代表,几乎涵盖了该时期所有陆生脊椎动物门类,如原蜥脚类、兽脚类、鸟脚类、剑龙类恐龙以及鱼类、两栖类、蛇颈龙类、鳄类、似哺乳爬行类和翼龙类等;研究鉴定出的恐龙化石种类26个,占四川盆地所发现恐龙种类的一半以上,约为我国所发现的恐龙种类的1/6,成为世界上研究侏罗纪恐龙群与古脊椎动物及其演化最理想的地区,丰富而完整的恐龙化石群填补了世界中侏罗世恐龙演化史的空白。恐龙化石门类之多、数量之大,就连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奠基人杨钟健院士也不禁感叹“四川恐龙多,自贡是个窝。”

尽管这里是“恐龙窝”,但是令人奇怪的是没有发现一个恐龙蛋化石。而且,据专家介绍,侏罗纪中期本来就是的恐龙繁盛时期,可是这个时期出土的恐龙化石非常少,自贡出土的恐龙化石基本上全是侏罗纪中期,化石密度这么大,按理说应该至少会有一两只恐龙蛋化石,但是并没有找到一只恐龙蛋化石。对此,有人猜测恐龙是否会像某些鱼或鸟一样在一个地方生活,而在另外一个地方产蛋——猜测的依据是四川、云南、新疆这3个省份地区发现的恐龙最多,但都没有发现一枚恐龙蛋化石,而河南、江西、山东等地却发现了很多。但有专家经过研究后否定了这种观点。他们认为,绝大部分恐龙蛋发现于白垩纪8000万年前,而自贡的恐龙化石都是1.6亿年前的,恐龙蛋和恐龙化石的年代不同,而且出土恐龙化石和恐龙蛋化石的地方相距甚远,所以两者之间应该没有关系。

虽然没有得出这么大规模的恐龙化石群为何没有恐龙蛋的结论,但专家们在研究时又有了另外一个重大发现——他们发现恐龙化石中砷元素的含量很高,砷的氧化物就是大家熟知的毒药砒霜。同时,在距自贡恐龙博物馆3000米的地方专家们还发现了两棵南洋杉化石,这两棵南洋杉化石中砷含量甚至比恐龙化石中砷的含量还要高出100多倍,但南洋杉本身是没有毒的。究竟是哪儿来的这种毒药,现在已很难考证。一些专家据此大胆猜测恐龙有可能是中毒死亡,当时由于一些强烈的地质运动,土壤里的砷含量升高,植物由于长期吸收土壤里的养分,因此根茎中砷含量自然也升高了。恐龙由于长期食用砷含量高的植物,最终中毒死亡。

相比上述观点,另一种看法则被更多专家所认可。他们认为,在距今1.6亿年前,自贡市还是平原地区,适合恐龙活动,且恐龙的数量比较多。而“大山铺”这个位置又是河流入湖口,每当季节性洪水爆发时,一些因各种原因死亡的恐龙尸体会被洪水冲到这里。当另一次洪水到来时,又有新的恐龙尸体堆积在上面。成百上千年之后,慢慢累积起来的恐龙尸体就形成了现在的恐龙化石群。

不管是哪一种观点,都还仅仅停留在猜测和推理阶段,虽然研究表明这些恐龙的死亡与这个物种的灭绝并无关系,但如此大规模恐龙死亡的原因至今尚没有定论。

看着层层叠叠的恐龙化石群,遥想在距今1.6亿年前自贡还是一片平原,成群结队的恐龙在这里繁衍、生活,那是一个多么壮观的场面。但这些曾经地球上的霸主如今却静静地躺在时光的积淀中,为后人讲述有关1亿多年前的地球故事……□

长约15米的天府娥眉龙骨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