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专家们在“尘埃”中寻找古生物灭绝元凶

来源:中国矿业报 作者:王 晟 发布时间:2015-02-26

6500万年前的“恐龙大灭绝”人所尽知。但是您可知道,距今2.5亿年前,地球生命曾经历更惨烈的一幕——在短时间内,95%的海洋生物以及75%的陆地生物忽然神秘消失,海洋、陆地陷入死寂?这次地球上的第三次生物大灭绝究竟为何发生,难道和倒霉的恐龙一样遭遇了“行星撞地球”?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专家们十几年来从比针尖还小的“尘埃”中寻找蛛丝马迹,希望能找到元凶。

2.5亿年前大部分生物集体灭绝

自打地球上出现生物开始,就进入了一种循环:新物种层出不穷,欣欣向荣之后往往要遭遇一场生物灭绝的大事件。据专家们介绍,地球重大的生物灭绝事件共有五次。甚至有人认为,目前我们人类正在经历着第六次的生物大灭绝的过程。

在所有这些生物大灭绝事件中,人们最为熟悉的莫过于6500万年前的恐龙灭绝。但是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专家表示,比起2.5亿年前二叠纪末期的一次生物集体灭绝案,恐龙灭绝的规模都只是“小CASE”(小意思)。

专家们研究发现,在2.5亿年前,95%的海洋生物以及75%的陆地生物都在“短期”内忽然神秘消失,仿佛“蒸发”一般,整个海洋、陆地都陷入死寂。

所谓“短期”有多短?6万年!别看人类文明已经持续了几千年,但是若把地球的40多亿岁看做一小时的话,人类这区区几千年不过相当于几毫秒而已,6万年也只能算是一瞬间的工夫。

生物难道是被“撞死”的?

热热闹闹的地球突然一片死寂,如此惨烈的生物大灭绝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

有的专家认为,2.5亿年前的神秘灭绝惨案是由于海水温度在短时间内上升了8℃左右,导致地球上天气极端异常,把生物们“折腾”死了。还有的专家认为,和恐龙灭绝一样,二叠纪的生物大灭绝是因为地球“摊上大事了”,被宇宙中其他的行星或者大陨石“追尾”……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张华副研究员告诉记者,在恐龙灭绝的研究中,科学家通过同时期地层中的尘埃“微球粒”证据,找到了地球上并不广泛存在的物质,证实了撞击事件的发生。因此,有专家认为,2.5亿年前的二叠纪生物大灭绝,同样可能是由撞击事件造成的。专家们已经在努力寻找那个时代大型的陨石坑与撞击证据。

“尘埃”中找答案,一找就是十多年

张华副研究员告诉大家,人们之所以断定6500万年前的恐龙灭绝是由于撞击事件引起的,正是因为古生物学家发现了“灭绝地质层”中的微球粒中普遍存在的铱元素和镍元素的富集异常,有的剖面发现的大量的微球粒上千倍地增长。

为了回答2.5亿年前的“灭绝”地层中是不是也存在着来自地外物体撞击的微球粒,张华副研究员和同事们在煤山、上寺、红水河等十多个地质剖面断断续续进行了长达十多年的研究。在这些剖面上,专家采集了成千上万个比“针眼”还细小的尘埃,在将它们水洗、酸化后,用双面胶带“粘”在玻片上,放在显微镜下细细观察,再用扫描电镜对它们进行分类,以此解析其中的物质。

结果,专家发现,来自中国华南的这些二叠系-三叠系线层中存在的这种类型的微球粒,在不同剖面,不论是化学成分还是微球粒的形态特征都存在着明显的不同,这些微球粒物质存在着区域上的分布差异,但是从化学成分来看,至今没有发现有撞击成因的微球粒或者与宇宙尘特征接近的微球粒以及其他撞击成因的矿物。

也就是说,2.5亿年前发生大规模的天地撞击事件,并不太可能。这意味着全球科学家们还得继续寻找2.5亿年前生物大灭绝的元凶和作案证据。△

相关链接

第一次物种大灭绝又称奥陶纪大灭绝。

时间:距今4.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

事件:导致大约85%的物种绝灭。

第二次生物大灭绝又称泥盆纪大灭绝。

时间:距今3.65亿年前的泥盆纪后期。

事件:海洋生物遭受了灭顶之灾。

第三次生物大灭绝又称二叠纪大灭绝。

时间:距今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

事件:导致超过95%的地球生物灭绝。

第四次生物大灭绝又称三叠纪大灭绝。

时间:距今2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

事件:导致爬行类动物遭遇重创。

第五次生物大灭绝又称白垩纪大灭绝或恐龙大灭绝。

时间: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

事件:导致侏罗纪以来长期统治地球的恐龙灭绝。△

地球重大的生物灭绝事件共有五次。有人甚至认为,目前人类正在经历着第六次的生物大灭绝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