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合影
可可托海国家地质公园申报世界地质公园项目于近日启动,新疆有望诞生首个世界地质公园。
8月4日至6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的专家组一行赴可可托海,对可可托海申报世界地质公园进行了为期3天的实地评估。专家组成员分别是来自希腊的教授尼古拉斯·邹若思、日本的教授加贺谷。同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自然科学项目官员汉斯全程参与评估。
据可可托海公园委员会工作人员介绍,专家组用了3天时间,对可可托海地质公园主碑、可可托海地质公园博物馆、稀有金属陈列馆、三号矿脉、科普教育基地、阿依果斯矿硐、民俗风情园、额尔齐斯大峡谷的花岗岩地貌、神钟山、伊雷木湖、可可苏里和卡拉先格尔地震断裂带等地进行了实地评估。
据了解,可可托海地质公园于2012年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而截至目前,新疆还没有一个世界地质公园,可可托海此次申报有望实现新疆世界地质公园的“零突破”。接下来,可可托海国家地质公园将按照专家的反馈意见,促进地质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的综合保护,立足生态独特性等优势和特点,加紧推进后续工作。希望借助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平台,开展交流合作,共享保护经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确保可可托海景区可持续发展。
可可托海国家地质公园地处新疆东北部的富蕴县境内,以地震遗迹为主,面积达788平方公里,由有“世界地震博物馆”之称的卡拉先格尔地震断裂带、“北国江南”之誉的可可苏里风景区、“中国第二寒极”伊雷木湖及著名的额尔齐斯大峡谷四大景区组成。其中,卡拉先格尔地震断裂带曾发生过史称“富蕴地震”的8级大地震,造成了长达176公里的地表地震断裂带,堪称国内外最好的地震断裂带遗迹现场博物馆,完整地保留了地震当年雷霆万钧、山崩地裂的场景。园区内有被世界公认为稀有金属“天然陈列馆”的三号矿脉。△(马蓓)
室内研究
野外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