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形态丰富的神农架世界地质公园

来源:中国矿业报社 作者:宗 合 发布时间:2018-04-20

神农架世界地质公园是典型的构造地貌生态综合型地质公园,位于湖北省神农架林区的西南部,东望荆襄、南通三峡、西接重庆、北临武当,公园总面积1022.72平方千米。

在距今19亿~10亿年期间,神农架世界地质公园所在地基本上是一片汪洋大海。虽然海平面曾多次升降,但近10亿年漫长持续的海洋环境在这里沉积了一套厚达4000余米,以白云岩为主的古老地层,这套地层被命名为“神农架群”;大约在距今10亿~8亿年时,地球上发生了一次被称为“晋宁造山运动”的大规模构造运动,“晋宁运动”的结果使神农架世界地质公园所在的地区脱离海洋环境,逐渐上升成为陆地;大约在距今8亿年时,全球经历了一次大的“冰河时期”,当时神农架世界地质公园所在的地区被厚厚的冰雪所覆盖,这是一次规模较大的冰川事件;距今2.5亿年至6500万年的中生代,是神农架世界地质公园所在的地区构造格架定型的主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中,神农架地区又经历了一次规模较大的造山运动,地质上称为“燕山造山运动”。这次造山运动使神农架世界地质公园所在地区的地层发生了大规模的褶皱和断裂,形成了以神农顶为中心、形状类似于一口倒扣铁锅的断穹构造。从此,神农架世界地质公园所在的地区就成了华中地区海拔最高的山地;第四纪,即距今260万年以来,新构造运动使神农架世界地质公园所在的地区总体处在间歇式的抬升阶段。由于地形的持续抬升,加剧了岩石的风化剥蚀和水流的冲刷、溶蚀等外动力地质作用,使神农架群这一古老地层暴露于地表。在不断地风化、侵蚀的过程中,最终形成了落差较大的V型河谷以及不同高程的水平溶洞、地下暗河、落水孔等一系列地质遗迹。这就是今天的神农谷、板壁岩、燕子洞、天生桥、大九湖等众多著名地质景点的形成原因。

神农架世界地质公园所在的地区以阳日湾断裂为界,可以划分为南北两部分:北带-逆冲褶皱断裂带位于城口断裂与阳日断裂之间,出露中元古界-古生界部分地层,基底地层为中元古界神农架群,盖层主要为寒武系-志留系;古生界盖层发生强烈褶皱作用,形成一系列褶皱和逆冲断层。南带-神农架隆起带是神农架隆起的核部,主要出露中元古界神农架群,基本上由海相碳酸盐岩组成。

神农架国家地质公园主要有以下几种地貌:一是岩石地貌,主要包括碳酸盐岩岩溶地貌和岩浆岩地貌。二是第四纪冰川地貌,主要包括冰川刨蚀地貌、冰川堆积地貌、冰缘地貌三种。三是流水地貌,主要包括流水侵蚀地貌、流水堆积地貌。四是构造地貌,主要包括夷平面、断崖、褶皱山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