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愿意搭建起东南亚与国际黄金市场的桥梁,推动黄金市场的发展。”近日,新加坡贵金属市场协会首席执行官郑良豪在接受《中国黄金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退休前没有干好的事情,现在通过协会这个组织继续干。”采访中,郑良豪谦逊地说,这是他这几年从事这份工作最大的意义。
亟待开发的东南亚黄金市场
问:过去的一年,东盟十国黄金消费量达到300多吨。这一数字虽比不上中国、印度的黄金消费量,但在全球黄金市场上已经屈指可数。由于经费和精力的缘故,过去国际性黄金组织更多地把发展的目光投向中国和印度,而忽略了东南亚市场。您认为原因是什么?此外,东南亚市场的潜力何在?
郑良豪:就像30年前的中国,随着东南亚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当地百姓财富的积累,黄金的消费需求日益增加。但是,由于市场封闭,老百姓购金渠道较少,当地价格与国际脱轨,溢价现象严重,这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市场。
过去20年多来,中国黄金市场快速发展,无论是上游黄金矿山企业,还是下游黄金珠宝商,企业数量和规模均大幅增加,逐渐出现了产能饱和,甚者产能过剩的现象。“走出去”是中国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趋势。放眼整个亚洲市场,东南亚市场尚未发展起来。新加坡贵金属市场协会希望将东盟十国通过新加坡这一区域中心,连接到全球黄金市场。全球黄金市场与东盟十国的黄金贸易,也可以通过新加坡连接起来。通过我们,帮助全球从业者发展东南亚黄金市场,也帮助东南亚从业者通过新加坡接触国际。
为此,新加坡贵金属市场协会连续3年主办亚太区贵金属峰会,致力于将其打造成为东南亚与国际黄金市场的年度交流盛会。此外,协会不仅仅着力推动会员间的黄金贸易与合作,而且还推动更多的国际黄金机构在东南亚市场的发展。谁有兴趣发展东南亚市场,新加坡贵金属市场协会都愿意作为中间的“桥梁”。
新加坡黄金市场是一个完全开放的黄金市场,这里黄金进出无限制,外汇无管制。同时,政府鼓励金融科技发展,拥有培育未来数字化黄金市场的良好土壤。在这里发展,可以更好地面向国际市场。
推动亚洲黄金市场发展
问:越来越多的中国黄金市场参与者关注东南亚黄金市场,然而“走出去”的步伐并没有理想中那么快,您认为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郑良豪:中国黄金市场快速发展的业务模式难以复制到东南亚国家,而且东南亚国家的黄金业务发展也不可能像中国那么快,它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去开发。
快速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将来要一点一滴去耕耘。走向东南亚国家的中国黄金企业一定要了解当地市场,在了解的过程中要做好“交学费”的准备。因为这其中存在着语言、风俗习惯、社会观念等差异,只有了解和掌握了当地市场文化,才会逐渐探索出适合当地的商业模式以及经营思路。
以国内几家“走出去”的黄金珠宝品牌为例,我认为其在东南亚国家发展需要转变经营思路和模式,充分了解当地市场,准确定位产品,做好广告投放等工作。
问:过去100年来,国际黄金市场一直以伦敦价格为黄金交易交割的价格。然而,他们的报价时间在亚洲收市之后,这为亚洲黄金的贸易带来不少困扰。对此,您有何看法?
郑良豪:亚洲时段应有自己公认的价格,用来服务于亚洲的黄金参与者。我认为,亚洲时段黄金价格与上海金并不冲突,毕竟上海金更多地服务于中国黄金市场。
亚洲时段金价是新加坡未来几年希望做的事情,即帮助业界推动亚洲时段金价。当然,这一金价的形成主要还是依赖“伦敦金”报价系统,即在上午盘、下午盘之后,再增加一个亚洲时段的集中定价。除了他们现有的报价商外,还可以增加一些没有参与现在报价的亚洲报价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