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执法
今年以来,环保部部长、副部长多次带队督查,有时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直奔基层、直查现场。这种严和实的工作作风可以形成严格执法的高压态势,倒逼企业遵守环境法律法规,倒逼地方严格执法监管。但从环保部反馈的督查情况来看,近期环境违法出现大规模反弹,该关停的不关停、该限产的不限产、污染防治设施该运行的不运行、企业监测数据作假等问题突出,说明一些地方在环境保护方面喊得多、做得少,环境保护监管执法并没有真正动起来。环境保护是一个老大难问题。环保部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设计并完善长效机制,督促地方党委和政府自觉、自愿动起来。唯有如此,尊法、守法氛围才能最终形成。此外,面对环保执法监管人员少、专业性普遍不强、执法监察设备缺乏等现实情况,环保部可以协同发改委、财政部、中编办,在全国开展环境保护部门执法监察装备配备的标准化工作,加强基层执法人员的普及型培训和专业化建设,整体提升环境执法监管的效能,全面提高环境执法监管的能力。——摘自《光明日报》
点评:俗话说:有制度不执行,比没有制度更可怕。在环保形势日益严峻的当下,不仅要不断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更为重要的是,要多管齐下,不断加大监管力度,确保有关规章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样才能确保环保工作取得实际成效,早日建成一个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巡查效能
安全生产,怎样强调都不为过。但如何才能确保万无一失,防止悲剧一再重演?实践证明,通过安全生产巡查这一有力抓手,有利于构建更加严密的责任体系,把对安全生产的重视落到实处。开展安全生产巡查,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贯穿始终,压实对安全生产的领导责任,切实解决有制度没执行、有责任不担当、有措施未落实的问题,是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共同责任。要想提升巡查效能,首先是提高巡查深度,特别重视现场查验环节,既查有没有,还查对不对、好不好、实不实、管不管用,更深层次地倒查省级政府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情况。其次是加大现场查处力度,避免检查轰轰烈烈、处理蜻蜓点水,一旦发现问题,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绝不轻描淡写,督促整改要揪住不放,并将巡查结果作为省级政府安全生产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再有就是强化宣传曝光和社会引导,切实取得“一处受查处、全国受教育”的良好效果。——摘自《人民日报》
点评:安全生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生产人员、生产岗位、生产设备等多个环节,只有每个人、每个岗位、每个环节都做到准确无误,才能确保生产处在可控、可管状态,确保安全。总之,安全生产工作没有主次之分,任何一点都关乎大局,唯有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管理,才能筑牢安全生产根基。
责任考核
目标责任书相当于绩效管理中的年度绩效目标,在整体的部署与规划之下明确各级政府的任务,上级依据一些客观的、可量化的指标,来对下级本年度完成绩效目标的情况进行考核。年度绩效目标对于提高效率、改善公共服务非常重要,是绩效管理的重要内容。责任书的核心在于“责任”。有效的责任书管理,就是要明确责任、考核责任、追究责任。执行责任书是基层公共管理与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对基层政府绩效考核要实现评估主体多元化。——摘自《中国青年报》
点评:很多企业都会制定目标责任书,明确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职工的职责,以确保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然而,一些企业在制定安全责任书时把着重点放在了应付上级检查以及各种考核上,从而使制定目标责任书成为了一种文字游戏。可见,制定目标责任书,必须从企业实际出发,堵住制度漏洞,做到实打实,这样才能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本期主持:姜焕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