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煤电任楼矿机修厂的“技术大拿”——王明

来源:中国矿业报 作者:李继峰 发布时间:2016-04-05

认识皖北煤电任楼矿机修厂机电工王明,缘于一个“离奇故事”:一名“技术大拿”让价值50多万元的电控设备“起死回生”,为矿上节约维修费10万元。厂里决定给其500元现金奖励。这个让大家都觉得实至名归的奖励,却被这位“大拿”给回绝了。他说,他只是做了自己份内的工作,要是做好该做的事情还要谋求奖励,就十分不应该了。

在当下这样的物质社会中,这位“85”后的小师傅,为何如此与众不同?

像煤块一样朴实

2007年,王明从合肥煤校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毕业,来到皖北煤电任楼矿当一名电器维修工。

目前,经过9年3000多天的学习钻研,他从师傅身后那个递螺丝刀的小工,成为了能揽“瓷器活”的技术大拿。

作为“矿二代”,他看到父辈们一辈子耕耘在煤海,相比起劳动力,技术工才是更为稀缺的资源,所以“学一门独门绝技”,成为了王明最早钻技术的动力。

“我毕业到矿上班,每天都坚持学习弱电知识,现在煤矿用的电控设备都是集成的,设备很先进,一旦掌握技巧,维修其实并不难。”王明说。他有好几个QQ群,有什么不懂的技术难题,就向群里的师傅请教,日积月累,现在矿用设备的一般故障,他耳朵听一下就能判断得八九不离十,一下手维修就能手到病除。

牛人的“牛劲”

“小王年龄不大本领大,都是他勤奋得来的。”班长唐维友说,“他遇到问题,不解决就不下班。”正是凭借这股子“牛劲”,他渐渐成为了技术能手。

又一次,恰逢寒冬季节,井下综采煤机的电控设备突然不运转了。这台设备核心配件,都是进口的,显示屏上总有错误代码报警,但就是找不到故障源。厂里安排王明维修,他按照维修手册进行排查,也都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他丝毫不灰心,跟设备面对面坐着,反复观察,反复思考,突然灵机一动找到了根源:原来井下维修工误操作,将插件插错了,设备进行了延时保护。

如此虚惊一场,让王明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艺无止境,学而不倦。

对天价维修说“不”

今年元月份,井下无极绳锁车的电控坏了,设备供货方派专家来鉴定。专家认为,这台设备使用不当,造成“不可逆”损坏,需要返厂维修,维修费报价是11万元。这样的“天价”怎能接受?

为了不影响生产,厂里把维修的任务安排给王明。王明通过静态排查和低压测试,最终找到了“病源”——“IGBT”(绝缘栅双极日用晶体管)坏死。王明从旧电器上,拆下来一个同功能零件换上,没有花一分钱,这台电控设备就正常使用了。

“井下设备事关职工安全问题,责任重大。过去,矿上都是外委维修。今年,矿上把设备检修费用,都承包给我们了。像王明这样的‘技术大拿’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厂长尹成忠高兴地说。

王明整天学技术钻业务,像是“嫁”给了矿山,其实自己的终身大事一直没时间去顾及,眼看都快30岁了,父母天天催着相亲,他却总是乐呵呵的不着急。他一心扑在工作上的态度,以及那不求功名利禄的淡泊之心,感染了身边的亲人,也感动了整个矿山的工作人员。在这样的“80后”带领下,明天怎么会没有希望呢?□

王明在研究机械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