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遥远的非洲西部、几内亚湾北岸,地图上都不容易找到的国家——加纳。那里高温多雨,植被密集,杂草丛生,疾病肆虐。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六一大队的一位青年地质工作者却不惧困难,连续2年带领海外项目部工作人员来到这里开展地质勘查,并取得了较好成果,为大队实施海外找矿奠定了坚实基础。
他就是2015年度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劳动模范、二六一大队地调院海外找矿项目技术负责人江林波。
踏实肯干当表率
江林波,男,1989年4月出生,本科学历,2011年毕业于东华理工大学资源勘查专业,同年进入二六一大队地调院,被安排到该院承担的中央地勘基金相山西部铀矿普查项目担任技术员。工作中,他虚心向老同志请教,注重野外工作实践,业务水平很快得到提高,迅速成长为单位技术骨干,受到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
2013年底,二六一大队响应局党组提出的“走出去”战略,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因表现优异,江林波跟随局科技外事处处长曾文乐、大队常务副大队长兼总工程师陈荣清等一行5人赴加纳进行为期半个多月的地质考察。加纳破败的街巷、低矮的土屋、黑臭的河流、遍地的垃圾让他感到害怕,但是,为了工作需要,他克服了这些困难。2014年,他义无反顾地带领几名技术人员赴加纳开展基础地质与浅部工程揭露工作。
身处国外,首先面临的就是语言问题,为了丰富自己的英语词汇量,江林波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每天做饭、吃饭的时候放视频,跟着学,晚上看英语书籍学习到10多点钟。现在,他已经能自由地与外国人沟通交流。
由于非洲的天气炎热,项目组人员每天6点就起床,驱车1个多小时到达工作区,顶着烈日忙到下午才回住处吃中饭。工作区植被密集,杂草丛生,要想跑线必须得先开路,途中还有很多大小不一的采坑,一不小心就会有掉进去的危险,江林波总是和向导两人走在前面,带领大家摸索着前进。野生动物很多,最常见的是红蚂蚁,个头比国内的蚂蚁大好几倍,而且会咬人,咬后疼痛红肿,一个多星期才会消,严重时还会死亡,这些都增加了他们工作的难度。此外,还有一项重要工作,槽探。虽然雇佣了当地的民工,但是江林波从不袖手旁观,每次都带头一起干,给他人做表率。
有的年轻人不习惯国外的工作方式,碰到疑难的地质现象和问题,不能像在国内一样随时可以向老专家请教,或把样品拿回实验室分析。当别人还在因为碰到不了解的地质现象一筹莫展时,江林波已经在上网查阅资料,翻看专业书籍认真钻研了。海外组在他的带领下,圆满完成找矿任务,取得了丰收成果,并被评为2014年大队先进班组。
勤于动脑善管理
刚开展工作时,项目组雇佣的民工时间观念比较淡薄,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和进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江林波邀请当地酋长出面说服他们,改变了工资结算方式,将按天结算方式改成承包制。这一举措实施后,当地民工变得勤快起来,有时甚至通宵工作。江林波采取“软硬兼施”的管理办法,工作中对他们严格要求,生活中偶尔会做几道中国菜叫他们一起用餐,这让一直吃木薯、芭蕉等简单食物的民工很高兴,也感受到了“中国老板”的人文关怀。
在加纳要想顺利地开展工作,必须和权力阶级、酋长、部队人员、村民等搞好关系。去年,大队在加纳成立了赣核矿业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并成功开通境外投资专用银行账户。在加纳,办理开户手续相当的繁锁和复杂,其中最重要的是,申请人员的工作签证必须与所开户公司一致。但是,作为一个海外合作项目,大队地质工作人员的工作签证是以合作方注册公司的名义申请的,这就造成了大队地质工作人员的工作签证与所开户公司不一致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江林波与合作方进行多次协商,充分展示了交际才能,最终让合作方公司为大队新成立的公司做担保,解决新公司账户开户问题。
开户目的是为下一步装矿提供验资证明,完成整个装矿手续还需进行矿权延期。大队矿权延续材料于2015年6月底提交到加纳矿产委员会,本应一个月内矿权就可延续成功,却被拖延了很长时间。为寻找缘由,江林波不断向加纳矿产委员会部长咨询,最终发现是其工作人员将材料丢失。江林波马上重新整理准备材料,最终使矿权延期成功。
在办理这些行政事务后,他不仅熟悉了加纳移民局、注册局、矿产委员会等政府机构的办事流程、表格填写等程序,更与当地大小酋长、部队、警察和部分村民都建立了较好的关系,为后期公司业务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吃苦耐劳乐奉献
加纳的生活条件极差。工作组住的是租来的简单平房,光线很暗。这里5月~10月属于雨季,每到下雨天,屋顶就漏雨,而且经常停电,一停基本上就是1天~2天。饮用水要购买纯净水,生活用水都是从一口直径89毫米水管抽上来的浑浊水。食物比较单一,基本上一个多星期才能吃上一回肉,蔬菜只有少量的南瓜、土豆、豆角等,根本没有绿叶菜。
为尽快完成工作,工作组成员经常加班加点进行野外及室内资料的综合整理,加上长期营养不良导致的抵抗力下降和这里较差的卫生环境,工作人员接二连三地患上“马拉力”(虐疾)——非洲一种常见病。有的年轻人不知所措,想立即撤回国内。但江林波却没有被吓倒,他从各方面收集“马拉力”的信息,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大家不安的情绪。
有一次,江林波自己得了“马拉力”,高烧39摄氏度,全身无力,但是之前约好了酋长及部队首领一起去协调解决当地居民阻挠项目组开展及其他人员在矿区非法采金的问题时,行程变更了会影响工作进度。他硬是强忍不适,带病坚持走了1个多小时的山路到达村民家做工作。
还有一次,同事半夜12点发高烧,江林波判断可能是得了“马拉力”,立马派车送往医院,陪同打了2天的点滴。
作为朝气蓬勃的“80后”青年,江林波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更加努力,为实现大队地矿立队、海外找矿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我会一直孜孜不倦地实践着、探索着,甘为地质献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