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添,错成“凭添”
【辨析】音同致误。在现代汉语中,平、凭二字经常纠缠不清,如把“平心而论”写作“凭心而论”,“平白无故”写作“凭白无故”等等。“平添”写作“凭添”,也是其表现之一。所谓“平添”,是自然而然地增添,这是由“平”的平静、平和的意义演化而来的。“平”表达的是一种状态,而不是依照或凭借的意思。
迁徙,错成“迁徒”
【辨析】形似致误。徒、徙皆为双人旁,说明和行走有关。徒,《说文》的解释是:“步行也。”步行无所凭借,引申指空的,如徒手搏斗;又引申指白白的,如徒劳无益。徙,音xǐ,会意字。甲骨文从才从步,表示两只脚在路上走动;篆书变成从走从止,后隶化为徙。《说文》的解释是:“连也。”“徙”同移,即迁移的意思。“迁徙”是同义语素联合成词,历来没有“迁徒”的说法。
罄竹难书,错成“磬竹难书”
【辨析】音同形似致误。磬、罄二字读音均为qìng。“磬”,从石,《说文》的解释是:“乐石也。”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甲骨文形体左上方悬挂一物,右下方以手执物作敲击状。“罄”从缶,缶者,瓦罐也,《说文》的解释是:“器中空也。”引申指尽、完。成语“罄竹难书”,见《旧唐书·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古人曾用竹片作书写材料,“罄竹”便是用完所有的竹子,理应用“罄”而不用“磐。”
趋之若鹜,错成“趋之若骛”
【辨析】音同形似致误。“骛”从马,《广韵·遇韵》:“骛,驰也,奔也,驱也。”本义指马的纵横奔驰,引申指追求、致力、从事,如成语“好高骛远”。“骛”也可写作“务”。“鹜”从鸟,通常认为指野鸭子,王勃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的名句;也有人认为指家鸭。“鹜”的特点,是喜欢成群结队,所谓“趋之若鹜”,就是像鸭子一样一个接一个跑过去,比喻争相追求。从马的“骛”不具备这一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