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习毛体书法数十年来,我日益崇仰毛主席的精神思想、伟大功绩,未来我愿手中这管笔,宣传新中国可歌可泣的红色文化,让新中国缔造者的精神财富,惠及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面对新闻镜头,质朴的党荣华总是这样平静地说。
未见其人先闻其名。记者对党荣华并不陌生,尤其是对其气势磅礴、行笔如神的毛体书法更是念念不忘,但始终无缘相见,一睹其“庐山真面目”。
机会总是在偶然中突然出现。前不久,一个矿业界的朋友来北京参加会议,邀请我一起去拜会党荣华,多年的愿望才终于变成了现实。
走进党荣华的工作室,好像进入了一个红色世界,近百平方米的房间里遍布满了毛主席画像、红色文化宣传海报、毛体诗词证书、徽章证书、与毛主席后代合影等,这些都是他多年来足迹踏遍大江南北精心收集来的。尤其是《毛泽东书信手迹选》、《毛泽东题词墨迹选》等300余册珍贵书籍更是工作室的“镇室之宝”。在他眼里,这些都是他的老师。
党荣华出生于河南省汝州市,一个盛产煤炭和铝土矿的县级市。因当时经济社会发展凋敝,丰富的矿产资源还没有变现成为财富,党荣华的家庭跟其他人一样是端着金碗讨饭吃。彼时,党荣华的父亲是一名教师,写得一手好字,逢年过节邻里乡亲都上门讨字。自小就喜欢书法的党荣华就默默蹲在旁边,一丝不苟地观看揣摩。趁父亲不在的时候,还偷偷爬上案头照葫芦画瓢。善书的父亲看到他是一棵好苗子,不仅没有责备他,反而开始对他加以指点。
几年来,已具备扎实书法功底,在当地小有名气的党荣华逐渐迷上了书法。“我开始放弃所有的业余时间开始练字,包括午休,所以直到现在我还没有午休的习惯。”因家庭不富裕,无钱买纸,党荣华就收集各种废纸,并帮助生产队卖菜赚钱买纸。
24岁时,已将真草隶篆全部习练纯熟的党荣华开始思考自己的笔墨追求。“就在那个时候,我第一次在报纸杂志上看到了毛主席的题词和诗文。毛体书法那奔放流畅的笔迹、大气磅礴的风格气度,一下子迷住了我,让我激动得一夜没合眼,我由此也知道了我的归宿和目标。”伟人书法夺人心魄的艺术魅力,深深震撼了党荣华年轻而又不安分的心,从此他潜入毛体世界,至今已40余年。
“毛体书法是具有个人独特风格的书法艺术。它充满创新精神,走笔天纵自然,挥洒豪雄之气。”谈起习练钻研了大半生的毛体,党荣华仍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而在他初涉毛体书法时,尽管颇有书法功底,却在很长一段时间不得要领,形象神散,灵气不足,豪气不壮,霸气不够。“后来我从研究毛主席的思想、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入手,终于找到了门径,此后一路顺遂。”党荣华为了深耕毛体书法的需要,也为了更好地传承红色文化,2013年他挑头开展纪念毛主席诞辰的系列活动,率多名学者走访红色文化发源地、焦点历史事件地区,足迹涉猎8个省,所到之处慨然挥毫,在当地反响热烈。“这类的工作我会一直做下去,因为它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党荣华表示。
“毛主席的书法分为三个阶段。青年时代为第一阶段,彼时的书法为楷书,字体工而有力,有些写得特别工整;1921年~1949年为第二阶段,这时的字体清秀,字形略长,上下自左向右略有倾斜,1941年后变为自右向左略有倾斜;1949年进京后为第三阶段,这段时期,毛主席的字主要以行草、狂草为主,体势开张、雍容大度,布局严谨却用笔恣肆,观之有章法纵横驰骋、笔墨潇洒淋漓的浑然天成之感。因此,真正的毛体是在这一阶段形成的,毛体书法也主要是指主席在这一时期创作的作品。”对毛体书法习练研究已炉火纯青的党荣华如数家珍地介绍说。
在他工作室的大门上方,高悬着一副长丈余的《沁园春·雪》,其书雄浑苍劲、流畅自如、大气磅礴,乍一看与主席的原作如出一辙。“《沁园春·雪》是我最喜爱挥毫的主席名词,曾赠人无数,其中一幅还被国家档案馆收藏,也是全国4000多位毛体书法家中,唯一一位作品被收入国家档案馆的书法家。”党荣华说。
细观这幅作品,发现其完整继承了主席寓柔于刚、寓方于圆、藏正于斜、藏静于动的毛体精髓,同时融入了当代既对立又和谐、既丰富又鲜明的时代气息。作品狂放而不失法度、潇洒而不失遒劲、险峻而不失庄重,字里行间充满了伟人雄才大略的恢弘气度,更有闲庭信步指点江山的豪迈情怀,极富创造精神。可以说,党荣华的毛体书法,不仅仅停留在形似模仿阶段,更能从精神笔意上把握毛体的要旨精髓,从而达到心手合一,挥洒自如的境界。
党荣华的毛体书法掀起了新的毛体热,并成为毛泽东后人喜爱和认可的毛体书法家。毛主席的儿媳、原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邵华将军对党荣华的毛体书法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其历练而出的百福毛体书法精品,破土闪金,震撼着人们的心灵。认为他书写的毛体书法最为形神兼备,淳朴自然,在书法家凤毛麟角。
“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与汝。”由研读毛泽东诗词,敬仰伟大的精神、思想个性,到喜爱毛体书法,这种由敬人到爱字,再由爱字到敬人的思想循环往复过程,才是党荣华在毛体研习上取得如此骄人成绩的动力和根源。如今,作为中国毛体书法家的代表人物,党荣华的眼界和思域更加宽广,想做得也更多,但唯一不变的就是弘扬红色文化,让伟人的精神财富薪火相传、惠及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