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其顿的兴起

来源:中国矿业报 作者:张佳楠 发布时间:2016-03-21

伯罗奔尼撒战争以雅典战败告终,这是希腊世界内部的一场战争,战争双方实力都受到削弱。希腊半岛北部有个国家叫做“马其顿”,趁希腊人内讧之际逐渐发展壮大。

马其顿曾在公元前5世纪90年代被波斯征服。当时的马其顿国王和贵族无太大区别:国王的穿、吃、生活都与贵族相似,并依赖其与贵族的私人关系和劝服手段动员贵族参战。新王须取得贵族主导的军队的拥立。马其顿不同于希腊诸城邦,它几乎没有公民团体组织,城市机构也很少,农民出身的重装步兵更少。军队主力是拥有马匹的马其顿上层阶级组成的精锐骑兵部队。公元前479年,波斯人从马其顿撤走,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一世加强军队实力,控制了上马其顿。亚历山大鼓励贵族们讲希腊语,仿希腊人行事,他坚称马其顿王室源自阿尔戈斯。在一次庆典活动中,亚历山大一世参加了只有希腊人方可参加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争论后,奥林匹克管事官员许他加入竞赛,他以此作为他是真正希腊人的“证据”。

公元前359年,腓力践祚为王。当时马其顿虽拥有大片领土,分为上马其顿和下马其顿,但尚属落后国家。马其顿是希腊城市的屏障,抵挡住了高地民族的危险流动,但上马其顿地区的一些好战首领会视形势需要而左右开弓,或抵挡山地民族,或与之联合行动。腓力登基之初,众多对手觊觎王位。腓力成功除掉所有挑战王位的反对者,并与游牧民族联姻。他开始利用这一相对稳定时期重建军队。在此期间,雅典人不断威胁着马其顿。腓力给予雅典人他们想要的东西,从而解决了问题,并与雅典人结盟,战胜游牧民族伊利里亚,暂时摆脱了外部威胁。

公元前378年,雅典建立“第二次海上同盟”,它承诺不会压榨同盟者,但随后食言。公元前357年,雅典最重要的三个盟友——罗德岛、科斯岛和希俄斯退出同盟,由此引发“同盟战争”。这时对马其顿安全的主要威胁来自强大的奥林索斯城邦,腓力认为,若奥林索斯进攻马其顿,雅典会帮助他。但此时的雅典无力对奥林索斯施压,这使得腓力与雅典的同盟失效。

复杂的战争在希腊诸城邦间不断爆发,靠近德尔斐神庙的不同城邦组成了“近邻同盟”,起初目的是保卫神庙,后来随着时间推移,同盟变得高度政治化。公元前356年,在底比斯鼓动下,同盟以捏造的渎神罪名,对落后的福基斯地区处以他们支付不起的高额罚款。底比斯希望此举可迫使反底比斯的福基斯领导者流走他乡,从而增强亲底比斯一方实力。但福基斯人坚决抵抗底比斯。雅典和斯巴达一直欲削弱底比斯,介入战争,支持福基斯。

此时,雅典在“同盟战争”中战败,第二次海上同盟解散。底比斯人看到雅典势力衰弱,无力帮助福基斯,于是说服“近邻同盟”对福基斯人宣战,但被福基斯人击败。这一时期希腊诸城邦或支持底比斯,或支持福基斯。腓力以“近邻同盟”的支持者、对福基斯人渎神行为的报复人面目出现。起初,腓力进军顺利,后遭福基斯人击败。但下一年,腓力摧毁一支福基斯人军队,并以渎神罪名淹死3000名福基斯人战俘,并残酷处死其领军者。此时已无任何力量可阻止“近邻同盟”的拯救者腓力挥师南下、直捣中部希腊地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