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将桑葚染童年

来源:中国矿业报 作者:江初昕 发布时间:2018-07-30

桑树在乡下农村可谓比比皆是,但那种粗壮高大的桑树却不多见。在婶婶家的房前,一棵桑树宛若一把撑开的大伞,枝叶繁茂,郁郁葱葱。春天来临的时候,光秃秃的桑树就开始发芽,那些嫩绿色的桑叶油亮光洁,如手掌一般。只要轻轻抬起胳膊,就能采摘到嫩绿的桑叶,用来喂养蚕宝宝。桑叶采过以后,树枝上便缀满了青色的桑葚果子。

到了初夏,桑葚由青渐渐变紫、变黑,这样的一个过程似乎很漫长。我们日夜期盼着,希望早日能吃到甘甜的桑葚果子。每次从婶婶家的桑树下走过,都不由得仰起头来观看树上的桑葚熟了没有。不经意中,发现地上有鸟儿啄落下的桑葚染紫了地面,才知道这时的桑葚可以吃了。想到将那红得发紫的桑葚扔进嘴里,就让人满口生津,垂涎三尺。初夏的阳光照在桑树上,透过浓密的树叶,阳光滤过树叶,斑斑驳驳的光影投在地上。成熟的桑葚细小的颗粒包裹在一起,紧实而饱满。枝头向阳的桑葚熟得最踏实,不但个儿大,且味甜汁多,像一颗颗圆润的紫玛瑙。桑葚熟了,是我们孩童的最爱,大家整日围在高大的桑树下,仰起脖子,期盼成熟的桑葚果子能落下。婶婶这时也加强了看管,她对我们小孩子说,要等到满树的桑葚熟透了,才可以采摘,到时,大家都能吃到又紫又甜的桑葚了。婶婶虽然如此说,但架不住树上快要成熟桑葚的诱惑,趁婶婶不在家的时候,悄悄爬上桑树,摘树上的果子。婶婶也不会说我们什么,只是一再叮嘱我们要小心,不要弄伤了手脚。

爬树对于我们乡下的孩子来说,真是轻而易举的事。站在树下,一撸衣袖,蹬掉鞋子,三下两下“哧溜”就上了树。爬到树上,钻入到浓密的桑叶当中,骑坐在枝杈上,先摘下树梢上最紫的桑葚,不停地往口里送,吃得咂咂有声,甘甜的汁水溢满舌尖,嘴角淌着乌汁,这可羡煞了树下的女孩子。女孩子当然也会爬树,但大人不让。说女孩子要有女孩的样,不能像男孩那样疯癫。女孩子们看着树上的人享受劲儿,被惹得心痒难耐,在树下蹦跳着,叫喊着。等我们饱食一顿后,这才朝树下的女孩们四处抛下桑葚。熟透的桑葚落在下面女孩子的手里,顿时汁水横飞,溅得满身都是乌黑的汁水。看着树下闹哄哄的乱抢,我们在高高的树上,心里越发得意洋洋。

熟透了的桑葚会引来鸟雀儿前来偷食,鸟雀们偷吃几颗本无可厚非,但这些鸟儿们把满树的桑葚搅和得乱七八糟,熟透的桑葚纷纷落在地上,汁水飞溅,树下全都是紫黑色的印迹,我看着心疼不已。也曾和同伴用弹弓、竹棒来驱赶这些讨厌的鸟雀,但很难奏效。往往人一离开,鸟雀儿又重新飞来。甘甜的桑葚实在是太有诱惑力了。采摘的日子终于盼来了,村里的小孩都围拢了过来。婶婶把地上打扫干净,先在地上垫上一层厚厚的松树毛,再找来一块塑料薄膜垫在上面,一人爬到树上摇晃,枝头上的桑葚就像下雨一般“哗哗”坠地,落在薄膜上。握住四角归拢,捡取枝叶,桑葚便轻易获取了。能够被摇落下来的桑葚一般都是自然熟透了的,这样的桑葚果最甘甜。婶婶笑盈盈地将桑葚一捧捧送到小孩的手里,在场的每个小孩都有。要是没有来的,婶婶也记在心里,等晚上盛起一碗送到他家去。

采摘完桑葚,我们的脸上几乎都成了唱戏的大花脸,满脸乌紫,只留下两只乌黑的眼睛在骨碌骨碌地转着。我们的嘴唇就如戏剧里涂着唇膏的青衣一般,有时我们会顽皮地用手涂满桑葚汁水,再轻手轻脚地走到伙伴面前,趁他不注意就猛地往他脸上一抹,把伙伴弄成一个大花脸,其他的人都开心地笑着。顿时,桑树下就响起了一片追赶声和欢笑声。我们把吃不完的桑葚放在书包里,颠簸中,桑葚早就烂成了一堆紫泥,把书包里的课本全染成了紫红色,老师看见了,都不由得蹙起了眉头。最令人头疼的是,桑葚会把衣服染成花衣裳,回家父母看见了,轻则臭骂一顿,重则棍棒相加。被桑葚染得紫黑的衣服,是很难洗得干净的。

我们还把那些吃剩的桑葚带到晒场上,大家拿着熟透的桑葚儿汁水做成的颜料在平坦的地上随意涂鸦,画汽车、画飞机、画楼房……自由想象,任意发挥。桑葚的汁水仿佛是万能的颜料,或玫瑰红、或浅紫、或乌紫,不一而足。那奇异的颜色,染遍了我们这群小孩五彩斑斓的世界。

大家尽兴过后,才带着一嘴的甜蜜、一手的乌紫、鼓鼓的肚皮,心满意足地蹦跳着回家。桑葚的味道,是儿时的味道,渲染了快乐而多彩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