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回到高层住宅楼,看到厨房里天然气炉盘上跳动的火苗,心中不禁感慨万千。虽然这些只是老百姓日子中最普通的用具,但它却让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多年的期待变成了现实。这是70年的期待啊,它的变化见证着一个国家走向繁荣的历程,记录着中国人民生活上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
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我所在的甘肃地矿局化探队坐落在离县城10多千米以外的郊区。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油盐柴米酱醋茶等日常生活所需都成了每个职工费心琢磨的事儿。那时,我刚刚成家。由于单位条件有限,我和大部分成家的职工一样,在一间大约20平方米的小平房里过起了小日子。因为房子的空间有限,许多人都用煤油炉子做饭。这种炉子火力不旺,油烟却很大,一般做饭时都要搬到门口。如果天晴还好,要是碰上刮风下雨,吃一顿饭就很费劲了。最糟糕的是,这种炉子用的灯芯是棉线搓成的,燃烧时看不到它的长度,有时在做饭最关键的时刻,灯芯够不上油面而熄火,那一锅饭就泡汤了。1989年中秋,家里来了远方的亲属。我精心包了饺子,可在下锅后就出现了这种情况,让前来的亲友面面相觑,哭笑不得。发生了那次事后,我发狠把煤油炉子搁置了起来,请人砌了烧煤的鼓风机炉子,但因门前太狭小,一样让我感到了做饭的局促与无奈。
上世纪90年代起,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甘肃省地矿局将所有野外单位分批搬迁到交通较发达的中心城市,从根本上解决了职工子女上学、就业、成家等诸多问题,也解决了做饭难的问题。1992年,我在化探队分到了一套60.8平方米的砖混楼房。终于,我拥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厨房,让舒心的日子丰满而鲜活起来。厨房里水电齐全,而且还有单位发的双盘灶具、液化气罐和换气扇。看着焕然一新的设施,看着液化气火苗点燃的希望,想着以前吃饭烧不熟的无奈情景一去不复返了,我从内心里赞颂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以及带给普通老百姓的变化。满怀喜悦之情,我把这消息告诉了远在老家的父母,也让他们分享我的欢乐。记得在电话里听到我的描述时,妈妈竟高兴得哭了。因为她6年前到我家帮着带孙子时知道使用煤油炉子的艰辛,知道那种炉子做饭时的弱点,知道我们缺少生活经验的尴尬。如今听到我们生活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她怎能不高兴呢?是伟大祖国的快速发展让每个人都从改革开放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实惠。
2010年,我在兰州住上了框架结构、面积更大的高层楼房,单位还补贴百万元实施了住家户的天然气安装工程,让我们用上了从新疆远道而来的天然气。再加上电饭锅、电磁炉、热水器、抽油烟机,我的厨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那一刻起,做饭、烧水、洗澡,甚至取暖,这些和生活密切相关的事情,现在变得如此方便和简单。我再也没有了20多年前用煤油炉子的无奈与失望。看着一家人内心流露出的幸福笑容,一种激动之情涌入了我的心田。
是啊,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的国际地位、科技创新能力、军事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墨子传信、神舟飞天、高铁飞驰、天眼探空、北斗组网、移动支付、网上购物……中国正在越来越多的科技领域走进了世界前列甚至世界第一,高铁、网购、支付宝、共享单车等成为了中国的新四大发明。村村通、养老制度、医保制度、精准扶贫等大量民生工程得到了不断推进,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有了质的飞跃。我们生逢盛世,亲眼目睹了伟大祖国发生的巨变,感觉很幸福。现在一进厨房,我就感觉到满眼的阳光。可以说,我家的厨房从一个侧面见证了祖国蓬勃发展走向辉煌的历程。
如今,我虽然退休了,但看着祖国一天天强大,我的心里如阳光般亮堂,蜜饯般甜蜜。享受着和谐盛世的祖国带给我们的福利,我有信心活到10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