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安全文化在企业安全发展中的重要性

——以淮北矿业集团为例

来源:中国矿业报 发布时间:2019-09-16

安全发展是煤矿企业发展亘古不变的主题,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等安全生产重要指导思想的根本体现。安全规章、制度、措施是刚性的,而安全文化则是柔性的,是实现煤炭企业安全发展最长远的保障,刚柔结合,安全发展方能强基固本。

在安全生产管理的实践中,淮北矿业集团深刻认识到:安全文化建设久久为功,润物无声,对安全生产的影响持久而深远、平和而深邃。为此,淮北矿业集团坚持用安全文化筑牢安全之魂、用安全文化凝聚安全之力,深入推进安全生产理念、体系、基础、作风等建设,以安全文化的感染力助推企业安全发展。

一、树安全理念,铸魂塑形

人是安全的主导者,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主体作用。

一是培育理念入心。淮北矿业集团以习近平总书记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为指导,坚持“党管文化”原则,企业文化建设由集团党委书记负总责,集团党委副书记主管,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党委目标考核范畴,提高企业文化建设分量。坚信“四零”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坚持“为安全生产立心、为员工生命立誓、为淮北矿业开太平”的安全工作价值取向,坚定不移严要求、高标准执行党和国家安全生产各项方针政策,在长期的安全生产实践中总结提炼了“生命至高无上、安全永远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核心安全理念;坚持固化“只有不到位的管理、没有抓不好的安全”的安全管理理念;培育养成“严细实精作风是安全工作的‘牛鼻子’”的干部作风理念;“重大灾害是可防可控的”、“‘一通三防’工作是‘定海神针’”的灾害防控理念等。各类安全理念与员工安全生产意愿高度切合,入脑入心。

二是实践理念入行。安全理念只有被员工掌握,并外化于行,才能变成强 大的力量。淮北矿业集团通过安全理论学习、安全形势任务宣讲、安全政策解读、员工季度考试、安全365访谈、事故警示教育、亲情感染等多渠道,综合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进行全方位、广覆盖的宣讲宣贯,精准诠释要义,增进员工对安全系列理念的认知度。坚持“三贴近”,开展“安全直通车进基层”、“亲情系安全”、送安全红腰带等活动,用情讲好安全故事,并大力评树宣传“十佳安全卫士”、安全标兵和优秀安监员、协安员、青岗员,树立典型、引领带动。从点滴小事规范员工安全行为,教育和引导员工自觉执行班前礼仪、井口安全宣誓、集体入(升)井、乘罐、巷道行走、乘车、作业地点安全确认等一系列环节的安全要求。企业上下对安全核心理念和安全价值观思想上认同、情感上认同,知行合一,一以贯之。

三是创新理念入神。淮北矿业集团深知企业安全文化的活力之源就是创新,而创新的动力在基层。对此,淮北矿业集团一方面严格要求基层生产矿井贯彻执行集团层面安全系列理念,加强落实的考核监督;一方面充分尊重基层的创新精神,坚持“盆景多了也是风景”的思想,鼓励基层各生产矿井结合单位实际创新安全理念,实现共性与个性的无缝对接,打通集团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总结的通道,让安全理念真正上升到员工的精神追求层面,让安全文化建设更具生命力。比如,淮北矿业集团所属许疃煤矿结合安全生产的具体实践,提出了“安全责任到此、不能再推”的安全责任理念,“把‘手指口述’安全确认当作保命工程来抓”安全操作理念,创新推进“向安全生产中不文明行为宣战”活动,“安全是许疃煤矿的第一品牌”成为全矿员工的精神共识和价值追求。

二、固安全根基,强身健体

根基不牢,地动山摇。如何通过安全文化建设,夯实煤炭企业安全生产根基,继而让安全发展的躯体更加强健?淮北矿业集团锲而不舍地抓“四个坚持”,努力实现“四个转变”。

一是坚持以体系建设为统领,努力实现从“表层治标”向“深层治本”转变。传统的煤炭企业安全管理模式往往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种被牵着鼻子走的表层治标阶段,看似见效快,实则按下葫芦浮起瓢,效果并不理想,深层的治本更难以实现。如何实现从“表层治标”向“深层治本”转变,淮北矿业集团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自2009年开始,提出并推行“54321”安全体系建设,坚持抓系统、抓全面、抓深层,明确五大体系15项要素建设路径和考核标准,十年如一日地坚持“要素推进流程化、流程工作任务化、工作任务责任化、责任考核定量化”的“四化”模式,不断“固化、完善、融入、创新”。以体系建设为统领,注重管理的前瞻、系统、集成、高效,将环境、制度、技术、设备纳入安全体系建设范畴,做到人、机、物、环、管协调发展,同时将体系检查考核结果与员工收入挂钩,充分调动广大员工创建体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体系创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集团坚持年度召开体系建设现场会、基层单位坚持月度召开体系建设例会进行会诊整改,保证体系健康运行。

二是坚持以灾害预防为基础,努力实现从“被动应对”向“主动治理”转变。先其未然谓之防,发而止之谓之救,行而责之谓之戒。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淮北矿业集团始终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心态紧紧抓住重大灾害防控,以规划引领治灾,集团、矿两级统筹资源、设计、灾害治理和采场接替,编制《“十三五”煤炭生产及灾害治理规划》,明确了灾害治理的理念、目标、原则、技术路线、工程实践、技术创新和管理保障;制定《“一矿一策”安全技术经济一体化论证实施方案》,精准实施水、火、瓦斯等灾害治理工程,牢牢把握工程节点和治理效果,对治灾未达标而组织采掘活动的,严肃追究主要领导责任;每月对瓦斯综合治理“六项指标”进行考核,制定了瓦斯超限五条刚性规定,严格问责到位;每年开展“一通三防”专项整治,制定了地面单位动火管理八条刚性规定,进一步夯实基础,规范管理,补齐短板;高度重视防治水工作,勇于进行水害治理认识革命、水害治理革命和水害管理革命,以水害治理五年规划为统领,全面实施水害治理工程,“防、堵、疏、排、截”综合施策,钻到位、管到底、水放净、孔封严,“放干”、“堵死”,将“先治水达标后生产”上升到文化习惯的层面,对安全威胁大的桃园煤矿、杨柳煤矿等矿井部分采区断然停止生产,实现了灾害治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治理转变。

三是坚持以“四化三减”为突破,努力实现从“人海战术”向“少人则安”转变。依靠劳动力的密集投入与煤炭企业转型发展的大趋势格格不入,落后的“人海战术”在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中难觅踪迹,“少人则安、无人则安”成为煤炭企业安全发展的关键词。基于这种认识,淮北矿业集团从2016年开始,集中力量打起一场强筋健骨的“四化三减”攻坚战,坚决破除“唯条件论”,推广应用先进的技术工艺及装备,推进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实施减矿井、减采区、减人员,走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安全有保障的转型升级之路。发展采掘、修护、安拆机械化,淘汰炮采和炮掘工艺,基本形成了以综掘配综采的开采模式。坚持用研发、创新破解前进中的难题,在巷修机械化、综采工作面扩帮安装一体化方面实现了历史性重大突破。矿井两巷卧底机、掘锚一体化机、无极绳单轨吊等先进设备在全矿区推广,刷装一体化工艺在童亭煤矿成功实施。煤矿综采、综掘、巷修机械化程度分别达到100%、92.1%、84.5%。坚持问题导向,盯紧煤矿提单产、单进、单效和降本,建设职能化工作面,杨柳煤矿、朔石西部井智能化综采工作面按期建成投产。

四是坚持以三基建设为根本,努力实现从“事后补牢”向“筑基防范”转变。抓好基层、基础、基本功建设,就抓住了煤炭企业安全发展的命脉。安全文化建设必须依托于“三基”整体推进,让“筑基防范”成为员工的行动自觉。抓基层,淮北矿业集团坚持把班组建设作为安全生产的“基座”,大力实施班组长“公推公选”,推行员工轮值担任班组长制度,加强班组长培训,建立班组长后备人才库。积极开展标准化区队创建,把管理的焦点向班组、岗位、现场延伸,实现班组行动团队化、岗位操作程序化、现场管理规范化,把班组打造成矿井安全生产的坚强堡垒。打基础,淮北矿业集团坚持把安全生产标准化作为煤矿安全生产的主线,制定了《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三年(2018-2020)动态达标行动计划》,统筹矿井动态达标创建工作,建立完善动态达标考核验收工作机制,矿井每月召开一次安全生产标准化专题会议,集团每季度召开一次标准化工作总结会,分析问题,积极整改。同时,严格工程质量考核,对现场工程质量低劣、隐患和问题较多的挂牌停产,对精品标杆工程进行奖励,让员工得实惠,员工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全面达标、过程达标和动态达标意识不断增强。练好基本功,淮北矿业集团坚持把培训作为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制定了《淮北矿业员工培训五年规划》,实施精准培训,把提高教学质量和培训效果作为谋划、推进和评价培训工作的根本要求;坚持以考促学,持续开展全员考试,推行“一日一题、一周一案、一月一考”,广泛开展各类技术比武、技能大赛等活动;先后建立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8个,力争到2020年培养淮北矿业集团技术专家100名、技能专家100名、优秀管理人才100名、淮北矿业集团工匠200名。

三、抓安全作风,行稳致远

煤炭企业安全发展离不开抓安全的良好作风,而抓安全的良好作风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是推进“两个规范”,提升安全素养。安全事故多源于违章,员工违章操作、干部违章指挥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头号大敌,如何让干部员工安全生产行为“不带病”?淮北矿业集团把干部规范管理、员工规范操作作为根治不安全行为病理的良药,坚持把“规范”挺着前面。严抓干部管理规范,严惩领导干部违章指挥,集团安全生产业务部门带指标反副处及以上领导干部“三违”,做到反“三违”首先从干部反起。严抓员工操作规范,井下现场“手指口述”安全确认必须做到有声有形,对不按要求确认、假确认的,一律按“三违”论处,特别严重“三违”列入红线,集团安全生产业务部门每季度至少查处一名碰触红线人员,给其解除劳动合同。集团对干部违章指挥、员工违章操作加大惩处宣传曝光力度,形成强大震慑。制度长牙、纪律带电,惩治零容忍,提高了干部员工“不敢违章、不能违章、不想违章”的安全素养。

二是狠抓“安全责任”,强化履职尽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要求,淮北矿业集团建立健全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实行矿井党群、经营、后勤副职、副总师协助同级安全生产副职、副总抓安全生产,对发生事故的单位同时追究分管、协管领导责任。2017年以来,集团副处及以上干部因安全事故受到降职、撤职处分的24人。坚持管理干部履职尽责的监督检查,推行双随机动态督查、双休日安全监管、夜间抽查等方式,创新实施安全生产巡察制度,建立安全检查工作责任制,严格落实“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月度通报管理干部落实安全责任情况,对履职尽责不到位的动用组织手段,通过约谈、曝光、召回等措施,激发责任担当,促进各级管理干部抓安全作风转变。

三是深化“严细实精”,护航安全生产。淮北矿业集团始终坚信发扬“严细实精”的工作作风是矿井实现安全生产的制胜法宝,安全文化建设必须深深打上“严细实精”烙印。“严”字当头,以铁的规矩、铁的手腕、铁的面孔,严管干部、严抓作风、严格管理、严肃问责,让“严”在淮北矿业集团蔚然成风。“细”字为要,牢记“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不以“恶”小而放任自流,自觉树立问题导向,任务分解细、责任划分细、工作落实细、闭环管理细,促进安全生产工作走上细致化轨道。“实”字落笔,大力弘扬“一声令下、执行到位”的执行理念,倡导挂图作战,拉单督导,融入“制度+执行”的落实元素,促进制度规章、工作安排掷地有声。“精”益求精,围绕安全生产“四零”目标,在具体的安全工作实践中体现工匠精神和品牌意识,真正让安全成为煤矿的必需品,而不是奢侈品。

淮北矿业集团通过厚植安全文化土壤,结出了安全发展硕果——荣获“全国安全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称号,企业所属童亭煤矿等3对矿井荣获“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称号,祁南矿煤矿等9对矿井被评为“省级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示范矿井”,童亭煤矿实现安全生产14周年。□(作者单位:淮北矿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