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云奇洞数赖源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赖源乡的赖源溶洞景观一览

来源:中国矿业报社 作者:图文/吕洪荣 发布时间:2017-10-24

走进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赖源乡的赖源溶洞探幽揽胜,是一个很有诱惑力的旅程。

去之前,对于赖源,我的印象是支离破碎和片段式的,关于赖源的记忆也只是在报纸上看到或在朋友的描述中听过。深秋,我慕名直奔国家地质公园连城赖源溶洞。

一个“金色大厅”呈现在眼前,豁然开朗,让你不禁想要高歌一曲

狮王

穿越时空

仙境烛台

五彩缤纷

红珊

金色瀑布群

万隆桥

溶洞内空旷的寂寞

银河

游客在游览洞内奇观

从龙岩驾车上高速到姑田出口再前往赖源有180公里。

自进入赖源地界,我就仿佛进入了人间仙境。

“云以山为体,山以云为衣。”轿车在云雾缭绕的盘山公路上穿行,来自车身两侧薄薄云雾时而拂面,若隐若现。道路一侧是清澈的小溪水,一边是青山翠竹。车窗外秋风伴随着秋雨肆无忌惮地把大山深处那点绿色浸润在苍翠下。

被誉为“华东第一溶洞群”的赖源溶洞常年笼罩在雾烟雾蔼中。这里不仅森林资源丰富,而且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尤其是这个溶洞具有地质构造学、古地理学、大地构造学等多学科科研价值,是集地质遗迹保护、科学研究与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从赖源旅游管理中心沿着数十级台阶下到河畔,要经过如楼似塔的万隆桥。据导游沈烨介绍,此桥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是当地的一处古建筑,虽历经四百年沧桑,却依然横跨于青山绿水间。

从万隆桥到第一个进洞口有200米距离。洞口有一巨石如水牛卧溪状,当地人称之为“水牛洞”。相传过去有头水牛精常年兴风作浪,让洪水淹没粮田,贻害百姓,后被观音菩萨镇于洞中,才使这方百姓得以平安。

行至洞口,“幽琴洞”三字映入眼眸。幽琴洞全长近千米,为地下河侵蚀形成的廊道式溶洞。由垂直向上分布的3层溶洞组成,洞中套洞、洞洞相通,形成层次复杂的溶洞系统。进入洞中,只见清泉潺流于石缝之间,神秘莫测的地下河不时有鱼儿在游弋。叮叮咚咚的水声,犹如宿鸟呢喃、委婉悠扬的相思曲,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浪漫动人的情感故事。那时不时从洞穴里滴落的水珠,既有“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烟雨细如愁”的缠绵,也有“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的凄美,静谧中蕴含着沁人心脾的温馨。

赖源溶洞盘旋曲折,奇景环生,高低错落,由地质构造与岩溶复合作用形成的各种奇异景观,加上多层溶洞在形成过程中经历过多次间歇性抬升,使得第一、二层溶洞变得扑朔离迷。

进入溶洞第二层,迎面便是一个大平台。溶洞周边的各种石钟乳或长或短,或粗或细,千姿百态,而倒挂在洞顶的冰凌更是奇巧雄如狮、虎恕目奔驰。这些经历上万年形成的溶洞奇观,虽没有广西阳朔银子洞那般纯净洁白,却显得更加沧桑与久远。由于洞顶的水滴含有大量的钙,且长年累月不停地滴水成柱、成林、成田、成画,在现代灯光的照射下显出各类奇妙景象。大自然的神奇造化,让溶洞内的景色鬼斧神工,惟妙惟肖。对这些景观,导游有导游的讲解,游人有游人的想象。因而在这里,只要你展开想象的翅膀,动物人物无所不有。更绝的是,这些景观时常被云非云、雾非雾的暖气所笼罩,恍惚使你如同行走在梦幻中。

进入第三层,看到的则是繁忙的春耕景象:“一线天”下,仙人们在一大片“梯田”中辛苦耕作,“狮王”吐水灌溉着“仙人田”,而“神牛”则在田间“戏水”。多姿多彩的穹顶上,“三仙论道”、“瓜果满园”、“八仙过海”。再拾阶而上,迎面而来的是“雄狮迎宾”、“龙马飞奔”,“观音送子”。翘首西望,又见维纳斯女神婷婷玉立,千年寿龟悠然自得。

据导游沈烨介绍,赖源溶洞里石钟乳分布十分丰富,发育良好且未受任何破坏。置身其中,石柱悬垂,钟乳壁挂,石笋挺立。石幔、石髓、凤尾崖、鸡血石等景观比比皆是,形成千姿百态、绚丽多彩的天然雕塑,人在洞中,犹如来到玲珑剔透的水晶宫。

此外,洞里还有一大片洁白如玉的钟乳石从高处垂挂而下,似喷涌的白玉自天上飘洒而下,让人联想到李白的名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莫非在此有感而发。据地质专家介绍,赖源溶洞内的千瀑墙,为燕山晚期晶洞花岗岩地貌景观。因晶洞花岗岩抗风化能力强,多形成悬崖峭壁,有水系迳流时形成瀑布。

2013年,赖源溶洞景区成功列入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全国地质遗迹保护工程项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