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皖北大地金色麦浪此起彼伏。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几个着红色工作服的地质队员显得尤为抢眼,他们按照既定路线,穿梭其中,利用GPS找准点位,小心翼翼地将成熟的麦穗摘下放进样品袋,像呵护“宝贝”一般。这是安徽省物化探院土地质量调查评价项目组进行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项目现场。
这是一个年轻的小组,成立不到5年;这是一个有活力的小组,20名成员的平均年龄不到30岁。就是这样一群年轻人,工作起来会有点倔强,在岳西的大山,时常会为精确到达一两个采样点,而跋山涉水一整天,也会因为某个认识与专家不一致,而争得面红耳赤;就是这样一群年轻人,工作间隙还会有点小可爱,会有黑带的跆拳道高手给大家比划几下助兴,精力使不完的年轻小伙忍不住还要来场摔跤切磋。
看我“草上飞”
安徽省物化探院土地质量调查评价项目组的成员,所学专业涵盖了地球化学、地质学、环境科学、土壤学等。他们踏遍了地形切割强烈的大别山区、皖南山区,也踏遍了广袤无垠的皖北平原,从传统的化探普查到农业、环境、土地质量的综合研究,一路探索,一路成长。
看我“青春激扬”
近4年来,这个项目组完成了“省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等多项土地质量调查任务,调查面积近30000平方千米,采集各类样品达27000余件,多个项目获得优秀,并先后获得了安徽省地球化学技能竞赛团体第一、个人第一,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安徽省直机关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
看我“集思广益”
采访间隙他们告诉笔者:“我们偶尔也会迷惘,天天与土壤作伴到底为啥?也会彷徨,地勘形势严峻,我们当如何坚持?有时候会想,是什么让我们选择了地质这条艰苦又不为外界理解的道路,然后一次又一次坚持走下去的?”这些“为什么”,小伙子们没有告诉笔者,但笔者认为他们坚持下来的原因就是那份责任的担当和那份不忘初心的使命感。□
看我“同手同脚”
看我“水上漂”
看我“金鸡独立”
看我“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