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攀钢”的矿业梦

——攀钢集团矿业公司打造世界一流矿山企业纪实

来源:中国矿业报 作者:易小雄 发布时间:2014-06-30

笔者从攀钢集团矿业公司生产部获悉,今年1月~5月份,该公司共生产铁精矿526.74万吨,生产钛精矿27.29万吨,实现利润1.29亿元,不仅顺利完成了计划指标,而且与去年同期相比多生产铁精矿33.98万吨、钛精矿4.68万吨,再创历史最好水平。

超前谋划:大战略打造世界一流矿企

随着钢铁行业的快速发展,资源紧缺的矛盾已成为制约钢铁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国际上高品位矿石价格不断上涨,我国每年进口铁矿石几亿吨,这无疑给国家资源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工业化时代,一个企业,一个集团,要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建立一个‘生态链’,而资源是这个生态链中最重要的一环,这个资源链一旦断裂,企业就要失去竞争的优势”;“资源战略是工业企业成本领先战略和核心竞争力的基础”……2013年鞍钢集团公司首次党代会,以及2014年攀钢集团公司职代会先后提出了做大资源的宏伟目标。

面对攀钢未来的发展,乃至于建设“百年攀钢”的资源需求,作为实施资源战略的主体,攀钢集团矿业公司要在未来发展中完成两大任务。一是矿业公司要为攀钢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资源保障;二是矿业公司自身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资源保障是资源战略的目标,矿业公司自身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实现资源战略目标的前提,两大任务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为打好资源这场攻坚战,攀钢矿业公司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把实施资源战略作为主要任务,积极做好资源战略这份答卷上的每一道题目。实施“走出去”战略,拥有控制更多资源是“百年攀钢”的基础;实现“内涵式”发展,确保高炉生产则是“现实攀钢”的基础。

近年来,攀钢集团矿业公司着眼于长远,开创了企业资源战略新篇章,在白马矿启动了一期、二期建设。目前,白马矿已形成了年产原矿1550万吨、精矿505.76万吨,铁精矿品位57%的能力。公司还与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锦巍集团分别签订了相关合作协议,为开发利用川南硫铁矿创造了条件。同时,公司积极参与矿权市场竞争,取得了四川省芙蓉煤矿新华硫铁矿和新华煤矿(属川南硫铁矿)采矿权,扩大了公司资源开发领域,取得了攀枝花市烂坝石灰石矿探矿权,为解决辅料矿后续矿产资源问题奠定了基础。目前,公司正加大资源掌控工作力度,争取2年~3年内取得攀枝花本部整装勘查突破,将探矿权转化为采矿权,将采矿权转化为实际的生产能力。

2014年3月,中国铁矿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在北京启动。作为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第六届理事会长单位,攀钢集团矿业公司立刻行动起来,绘制了2016年~2020年的宏伟蓝图。

科技创新:高技术打造世界一流矿企

攀钢集团矿业公司的生产建设史,既是几代矿山人的艰苦奋斗史,同时又是一部科技进步史。

在做大资源、打造世界一流矿山企业方面,攀钢集团矿业公司针对生产经营中的疑难问题,大力开展科研课题攻关。“陡坡铁路运输系统研究”是国家科技部“十五”重点科技攻关课题。为做好这项科研课题,公司与马鞍山矿山研究院联合,进行了陡坡铁路工业试验线路研究设计和施工建设。该成果获得了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2004年度冶金科学技术一等奖,以及中国冶金矿山技术学会冶金矿山技术特等奖。

“攀钢集团矿业公司马家田尾矿库坝体稳定性研究”解决了尾矿库的安全稳定性问题,于2003年获得了冶金科学技术三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攀钢集团矿业公司露天铁矿地质测量采剥计划信息系统”于2004年获得了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把铁矿石这种不可再生资源最大限度地加以利用,是矿山企业面临的世界性难题。2005年,该公司投资1.5亿元对密地选矿厂实施了阶磨阶选全流程改造,解决了精矿品位提高与产能下降的矛盾,使难磨难选的钒钛磁铁矿精矿品位达到54%以上,打破了钒钛磁铁矿精矿品位30多年徘徊在51.5%的状况,在提高钒钛磁铁精矿质量上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产能也提高到500万吨/年以上。

2009年,攀钢集团矿业公司投资9800多万元对密地选矿厂磁滑轮抛尾进行改造,成功实现了低品位高效分选成套工艺技术在攀枝花尚难利用矿上的应用,进一步增强了矿山的竞争力。选矿厂每年可有效利用近300万吨品位达19.7%的尚难利用矿进行干选,从而延长攀枝花矿的矿山服务年限10年以上,实现了矿产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与矿山可持续发展。2011年,“攀枝花尚难利用矿综合利用产业化技术开发”荣获了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攀枝花钛铁矿高效回收工艺及装备产业化集成技术研究”获2011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为适应攀钢发展需求,该公司加快了“尖山采场露天转地下开采工程”、“白马铁矿选钛工程”、“密地选矿厂工艺设备升级改造”等科技含量较高建设项目的步伐,完成了“白马二期工程建设”、“选钛厂扩能技术改造”等一批重大项目,并投入生产运行。同时,公司不断更新技术装备,在白马新建了9.15米国内最大的大型半自磨机;运用长距离胶带机势能发电;建成了近百千米长的精矿管道输送系统。2007年以来,公司共取得科研、重大合理化建议实施和技改成果3000余项,获得了国家、部、省、市级科技进步奖33项,其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8项,申请国家专利18项,获得授权14项。

管理创新:严管理打造世界一流矿企

管理是什么?管理是手段,是企业的灵魂,是将企业内外部各种资源整合,使其发挥最佳、最大效能的过程。

“管理创新也是生产力。”攀钢集团矿业公司在做大资源、打造世界一流矿山企业的过程中,严格按照“生产与建设并行、利用与开发同步、管理与发展同抓”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行管理创新。

改革创新是解放生产力,以改革推动快速发展。为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活力,攀钢集团矿业公司按照企业扁平化管理的要求,坚持总体设计、稳步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行改革,进行流程再造和组织结构优化,并将自身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到核心业务和核心技术上,以巩固核心技术和核心业务。该公司从1993年35532人,年产铁精矿480万吨、钛精矿10万吨,到2013年10400人,年产铁精矿1214万吨、钛精矿56万吨,成为全国第二个千万吨级矿山企业,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且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一方面,以效率检验管理创新。回顾打造世界一流矿山企业的进程,攀钢集团矿业公司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建立健全各种管理制度,大力推进标准化和数字化矿山建设,先后完成了党建和行政制度一体化建设,制定了安全、生产、设备等60余项管理标准和2300项工作标准,建立了办公自动化网络、物资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等网络系统。同时,根据机构改革变动和人员调整的新形势,公司重新制定了岗位职责,将年度工作任务落实到部门和个人,并依据年初签订的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加强工作考核。

另一方面,大力推行创新管理,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攀钢集团矿业公司加快GPS调度系统、财务电算化、物资管理联网等一系列信息化建设步伐,运用新思维、新方法、新手段实施管理,并使管理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完善、不断进步、不断发展,达到最佳工作效能,推动矿山建设。

回眸过去,攀钢集团矿业公司以“控制资源、做大做强矿业”为目标,以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企业为重点,把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把矿山生态恢复建设与攀枝花市创建国家园林(森林)城市结合起来;正确处理生产与生态保护的关系,走出了一条清洁生产,打造生态矿山、绿色矿山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检修500万吨半自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