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石成金”的秘密

——河北省景县改造沙荒地、清查废弃地工作小记

来源:中国矿业报 作者:孙文欣 发布时间:2014-08-12

景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地处环京津、环渤海经济圈和京津、石家庄、济南三角经济中心地带。近年来,该县在坚持向产业集聚要地促集约、向存量挖潜要地促节约、向强化管理要地促效益“三促三要”用地机制的同时,紧盯沙荒地,盯紧废弃地,既保证工业建设用地供应,又不占用耕地,使这个传统农业大县的工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先后被命名为中国(景州)橡塑管业基地、中国(广川)铁塔制造基地、中国叉车货叉生产基地,实现了保障发展和保护耕地的双赢。

景县龙华镇自身及周边乡镇的民营经济基础好,受国家政策激励影响,工业经济迅速发展,但因用地限制,优势不能得到有效发挥。为解决用地困难,景县县委、县政府把目光聚集到镇区西北部数千亩沙荒未利用地上。这些沙荒地农业效益低下,但又紧邻衡德高速龙华出口和石德铁路龙华站,区位优势明显。景县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2003年开始对这些沙荒地统一规划,先后投资0.4亿元进行前期开发,并通过健全配套设施、改善投资环境等措施,大力吸引各地企业,建设工业基地。

在基地建设中,景县坚持依法运作,保证地尽其用:一是坚持依法用地。工业区内所有土地都依法审批,未经依法征收的土地,一律不得占地建设。二是坚持不占耕地。目前龙华工业基地规划面积6000亩、建成面积4500亩,全部占用沙荒未利用地。三是坚持高效运作。县政府成立联合办事机构,在项目用地管理、报批、登记发证等环节上,实行统一办公,而且要求不管到哪个部门办理相关手续,都要由工作人员提供表册,讲解办事程序、收费标准,负责部门内审批、催办,凡是当天能办清的,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完成,绝不能推到第二个工作日。四是坚持企业入驻标准。2012年制定了《关于促进工业节约集约用地的实施办法》,进一步严格项目入驻条件:项目投资总额达不到亿元以上的不能进驻、投资强度低于400万元/亩的不能进驻、科技含量低的不能进驻、环境污染大的不能进驻。在工业基地建设初期,曾有两个外地投资商,一个要出高地价建赛狗场,一个要建市场前景广阔的化工厂,这两个项目都因为科技含量低和高污染不符合入驻条件被拒绝,而龙华镇本地的鑫达精密铸造等3家企业却被盛情挽留,打消了因无地扩大生产规模打算外迁的想法,成为龙华(广川)工业基地的骨干企业。

经过三期近十年的建设,原来沙尘蔽日、野草丛生的贫瘠之地,被一个欣欣向荣的现代化工业区所取代。目前该基地已入驻企业60多家,总投资额46.6亿元,出现了以卡斯卡特(河北)货叉制造、景鹏钢绞线、鑫达精密铸造等企业为代表的、在省内外乃至国内外都有影响力的一批龙头企业,带动和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在紧盯沙荒未利用地,增加用地增量的同时,景县县委、县政府还眼光向内,坚持内涵挖潜,盯紧废弃地、闲置地和低效用地,保证地尽其用。他们把全县砖瓦窑厂废弃地、坑塘、沙荒地、破产企业厂房等11类闲置存量土地全部纳入控制保护范围,通过调剂整理,重点用于企业和项目建设。县国土资源局三次对全县存量建设用地进行调查摸底,摸清了11类闲置存量土地的权属、面积、位置、形状等详细情况,建立台账,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建工业基地、开发复垦、发展乡镇企业等措施。同时他们还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对未利用地开发和建设用地复垦的实施办法》,对于闲置地,一是加大对闲置工业用地的清查处置力度,该无偿收回的,一律无偿收回,重新安排使用。二是鼓励乡镇和企业对现有砖瓦窑厂进行复垦,由县财政按每亩10万元标准给予补贴。去年以来,该县共收回闲置土地4宗,面积180多亩,关停水泥、化工、造纸等高耗能企业5家,取缔砖瓦窑厂21家,利用这些存量建设用地或复垦置换来的年度计划指标兴建了一批工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