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基层单位“不想推”、“不会推”,到“试点推”、“全面推”,山东兖州煤业杨村煤矿在内部市场化推进中,经历了转观念、强措施、见成效的过程,“换挡、加油、提速”,使内部市场化逐步驶入“快车道”。9月份,该矿综采一区、机修厂、职工服务中心真正按照市场化规则发放了工资;10月份,井下10个单位、地面两家单位实现市场化工资发放。
“换挡”——转观念,提境界
“你单位领导小组的副组长是谁?”“机电科建立我矿电力市场的要点是什么?”“环保计量中心怎样测算全矿各单位水费定额?”在该矿早会上,提问副总、区长,回答结果纳入绩效考核及内部市场化建设排名;班前会上,提问班长、职工,回答不正确的,按照内部市场试点办法直接扣工资;广播里,播放着省国资委、集团公司、煤业公司和该矿推行、推进、推开内部市场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硬性规定、具体措施;电视里,播放着基层单位在内部市场化推进中的好经验、好做法……
“必须以铁的决心、铁的纪律、铁的作风,坚定不移做好内部市场化推进工作。”在该矿内部市场化推进会上,矿长王道广下达了“硬性”命令。
有关部门立即编发《杨村煤矿内部市场学习手册》,制作“生产区队内部市场化管理”课件,对基层单位“三大员”每周一培训、每周一考试、每月一考核。三季度,共培训8期1030人次,考试870人,对考试结果进行通报奖罚。
“加油”——强措施,抓推进
开展一次重点人员学习培训,编印一本小册子,组织一次对标学习,举行一次全员知识答卷,开展一次“金点子”征集,召开一次研讨会,举行一次电视抢答赛,选树一批先进典型,召开一次推进会。该矿通过开展“九个一”系列活动,深入推进内部市场化建设步伐。
“不用怀疑,没有侥幸,必须坚定不移地推,必须让内部市场化成为我矿减亏增盈、转型发展的有力引擎。”矿党委书记李庆良坚定了大家的信心。
“把‘工分’转化为‘现金’,让每个人每天都能看到经济成果。”该矿内部市场办主任王传苓瞄准目标。加班加点、挑灯夜战、放弃休息日,除了组织培训班、推进会、经验交流会、外出对标学习,就是查资料、盯现场、蹲区队……几个月来,内部市场办干部职工马不停蹄,大脑和脚步始终没停下。
功夫不负有心人,该矿建成了以工资、材料单价为基础,收入与经济效益、岗位职责和劳动成果相挂钩的内部市场价格体系,编制了涵盖煤炭生产、生产服务、设备租赁、后勤服务、修旧利废五大模块、二十六大类、七十余项、四万多条的内部市场价格目录手册,对所有工序和服务明码标价。规范完善各级市场计量验收管理制度近30项、各类工作量和消耗计量标准16000余条……
“提速”——造流程,效果显
在综采一区,一个班下来,由验收员、班长填写《班清班结货币结算单》,共同确认工作量收入、材料消耗及职工工资收入信息,核算人员及时录入信息平台,真正实现了三、四级市场的“班清班结”。在职工食堂、澡堂和井口安装了3台查询机,职工输入工号,就能查到自己上一个班挣多少钱。
众所周知,三、四级市场是工作推进的难点。该矿在区队等经营单位建立了内部市场管理办法、价格体系和考核分配体系,使工序、岗位之间逐级链接,形成了横联班组、纵接工序的内控程序。对工区内部的市场运行、结算价格、考核分配、仲裁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并以班组、个人为主体进行市场化核算。
据该矿财务总监骆卫国介绍,以前,设备发生故障后总是升井维修。现在,能在井下维修的不再升井。今年以来,矿车运输量同比减少15578车,导致运搬工区收入不足。于是,该工区主动优化人员修复旧料挣工资。通防工区砌密闭墙使用旧砖,比往年节支三分之二。10602薄煤层工作面本来计划由准备工区安装后转给综采二区,但综采二区认为自己完全有能力安装,既能节省材料费又便于把控质量,于是向矿领导提出申请。矿领导组织有关科室对准备工区及综采二区进行了评定,最终决定由综采二区施工,为矿节省资金4万余元。目前,“节约就是效益、降本就是增收”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1~10月份,该矿修旧利废完成502万元,超70万元。材料费比去年同期降低619.3万元。吨煤完全成本407.58元,比考核降低34.42元。□
整合材料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