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片富有多重意义的土地,说它荒凉,它位于新疆哈密西部戈壁深处;说它幸运,矿区几代各族职工,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以双手铸就了今日的戈壁煤城;说它富足,它是国家“一五”计划配套建设的能源基地,重点保证新疆东部地区和甘肃河西走廊工农业与国防建设的煤炭能源供应,是自治区主要出疆煤生产基地;说它赋予希望,它在开拓中前进,在当今严峻的煤炭市场中迎接挑战,奋力拼搏,书写了一路风雨一路歌,它就是新疆哈密三道岭矿区。
古煤城的旧影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现在的三道岭虽然没有元代诗人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描绘的那么凄凉动人,却也映射出一番边塞的旷远。三道岭矿区位于哈密以西80千米,现为潞安新疆煤化工(集团)公司所在地。三道岭的地域范围,由东至西(十五里庄至瞭墩)长30多千米,自北到南(一棵树至五孔桥)宽近20千米,区域总面积达60平方千米,仅占哈密地区总面积的二千五百五十分之一,而矿区总人口数4万多人(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却占到了哈密地区总人口数的十三分之一。
根据三道岭矿区杨克力著作的《三道岭印记》记载,三道岭最古老的名称为塔勒奇,从地理学的角度讲,塔勒奇实际上是三道岭真正意义上的地域名称。塔勒奇的名称大约出现在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以后,是一个因屯田形成的小村庄。西行驿道重新开通的第二年(1881年),根据左宗棠预定的计划,延续了以往各朝代经营驿道的做法,在地处险要关隘或重要位置的驿站,派驻3至5名湘军士兵驻守,用以保护驿道安全。也就是这个时候,位于西行驿道途中的塔勒奇小村旁,新增设了一个驿站,并且根据新建驿站位于哈密以西第三级台地之上的地理位置特征,将驿站命名为三道岭驿。因为三道岭驿设在了塔勒奇村,从这时起,塔勒奇村便有了另外一个全新的名称——三道岭。
“苦峪城高日欲斜,怒雷千里起鸣沙。龙城夜雨云如墨,大漠天荒鬼叫车。”晚清时期到过三道岭的人中,一个名叫裴景福的知县,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调往广东任职,后遭人参劾,发往新疆戍边,1906年到迪化(乌鲁木齐),三年后赦归。在途经三道岭驿时,他又写了《宿三道岭》这首绝句诗,道出了旅人途经三道岭凄苦的心境。
光辉照映中前行
1949年是一个令全中国震撼的日子,就在那一年的10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将新旧社会一劈两半,人民解放军一兵团六军十六师四十八团六连于11月10日进驻三道岭煤矿,负责矿区的安全保卫工作。从那一刻起,新社会的光辉将煤城旧影抛在历史的车轮里,以一副全新的姿态焕发出新的希望,唱出一路凯旋之歌。
1951年初,哈密县人民政府正式接管了三道岭煤矿的矿井和周边的土地,开始实行公私合营。在经过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后,三道岭煤矿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三道岭村的村民也被招收到煤矿当了工人,土地全都归属于煤矿,三道岭村由一个农业种植的小村庄转变为煤炭企业的一部分。
1958年10月7日,哈密煤矿筹建处成立,接管了三道岭煤矿和三道岭新井基建处。自1959年起,国家先后从东北、开滦和内蒙古等地区,给三道岭矿区调进技术干部和技术工人,同时从其它省区分批招收各族支边青年,拉开了对三道岭进行大规模开发建设的序幕。
1960年3月23日,哈密煤矿筹建处改称哈密矿务局,一个大型煤炭工业企业在三道岭这片土地上拔地而起。从这时起,原三道岭村的旧址上开始大量建设职工住房,最终建成了总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的住宅区,形成了规模化的三道岭工人新村,地处荒野中的这个小村庄,彻底改变了模样。三道岭居民区先后建起了商店、卫生所、工人俱乐部、小学校等多种生活设施,成为一处拥有数千人口的居民住宅区。
2001年1月,经自治区批准,哈密矿务局改制为新疆哈密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是三道岭承上启下发展的转折点,在自治区、山西省的大力支持下,9月28日,两个具有50多年历史的国有煤炭企业联合重组,潞安新疆煤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了。从那一天起,改革的春风迅速吹进矿区的每一处角落,潞新公司乘着改革的春风同奋进,加大力度促生产,各项事业全面进步,进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矿区的改革发展掀开了历史新篇章。
振翅奋力中的希望
一个企业是养活一方职工的根基地,对于三道岭矿区而言,煤炭是养活潞新公司近5万职工家属的食粮。现潞新公司总部位于新疆哈密三道岭,西距乌鲁木齐市520千米,东邻哈密市74千米,是一个远离中心城市的、多民族的、以采掘业为主的独立矿区,矿区东西长38千米,南北宽20千米,总面积1040平方千米。是一个拥有1.5万职工和近5万居民,全区惟一承担社会功能的国有煤炭企业。
随着改革的春风一路走来,潞新公司成为众多煤炭企业中一支坚毅挺拔的战斗队伍,在煤炭形势日益严峻的行情中,以微笑面对困难和挑战,在前进中,希望的花苞悄然绽放。“十二五”期间,自治区大力推进国家煤炭资源转化实施方案,以吐哈等五大煤田为重点,建设国家第十四个大型煤炭基地。三道岭矿区也被列为重点开发工程,承担“疆煤东运”的主要任务。在潞安集团的支持下,潞新公司企业规模快速扩大,煤炭产量逐渐提升,2009煤炭产量突破千万吨大关,并在近年来煤炭产销量逐渐提升,煤炭月销量于2014年10月突破了百万吨大关。
2014年7月29日,潞安集团总经理翟红参加潞新公司党政主要领导干部会议时表示,潞新公司正面临着全新的发展机遇期。一是中央对新疆的战略部署是围绕“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的总目标,抓发展,抓民生。特别是5月份中央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后,新疆的发展进入政策调整的机遇期。二是新疆今后一个时期将在现代化工基地建设、煤电一体化基地建设、铁路通道建设等方面出台新思路,采取新举措,对于煤炭企业发展是难得的战略机遇期。三是7月23日,潞安集团董事长李晋平一行向自治区党委政府作了汇报,就接续资源、设立矿区政府、工业园区建设3件大事进行了高层对接,得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三道岭矿区南部资源是潞新公司发展和稳定的根基;三道岭矿区设立政府将享受到很多援疆的优惠政策,对于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发展、造福三道岭老百姓意义重大;工业园区在自治区层面上获得审批,对潞新公司煤炭就地转化、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上述3件大事,涉及潞新公司未来的战略布局,事关潞新公司民生稳定和生存发展,责任重大,时间紧迫,新一届领导班子要制定责任分解表,班子成员要认真负责,业务处室对口协调,全力以赴,快速对接,快速推进。
2012年至今,潞新公司已与相关单位签订了哈密三道岭工业园总体规划、三道岭工业园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咨询服务等合同,并在2014年上半年已完成了规划环评的审批及水资源论证报告的编制。加快三道岭工业园区建设,对于实现哈密地区产业的跨跃式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构建哈密地区优势资源产业转化基地,带动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最终建成具有区域竞争力的自治区级工业园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煤炭是深埋地下的重要资源,可世间却没有能令资源取之不尽的聚宝盆,具有50多年开采经历的三道岭矿区同样面临着资源日渐稀少枯竭的危机。而就在这危急时刻,2014年秋冬时节,三道岭突然传来了令矿区人激动不已的好消息——三道岭探明移除煤炭资源量达116亿吨的大型整装煤田!三道岭士气大振,人们相互传递着这一好消息。
据了解,2013年,自治区煤田地质局一六一队在位于三道岭矿区南部35千米的茫茫戈壁上,经过2年的艰苦工作,通过综合勘查手段,再次实现了地质找矿重大突破。该勘查区面积为913.22平方千米,赋存煤炭资源量115.8亿吨。煤层埋藏浅,地质构造简单,主要可采煤层2组,均为厚煤层,平均厚度14.85米,最厚达28.60米,属稳定、较稳定煤层,煤层具低灰、低水、低硫、高发热量等特点,是优质的动力煤和民用煤。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写过的这副对联正是对三道岭人精神的真实写照。回望眼,建矿50多年来,扎根于三道岭矿区的几代各族职工,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看今朝,三道岭从大戈壁到高楼林立,从小煤窑到突破千万吨大关的煤城,50多年共计生产12900万吨,为新疆煤炭事业和甘肃省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展未来,一代代“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三道岭人啊,在竞争的洪流中拼搏奋斗,在困难的波涛中众人划桨向前挺进,用汗水和智慧换来一路希望,为放飞新疆能源梦奋力振翅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