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性”经营交出亮丽成绩单

——解析望田煤业公司运营质量如何得到不断提升

来源:中国矿业报 作者:梁凯 李仁云 发布时间:2018-08-01

“今年上半年,商品煤产量同比增幅53.38%,销售收入同比增幅170.3%,利润较去年同期增加6000多万元。”这是山东能源龙矿集团望田煤业公司上半年的“成绩单”。该公司采用一系列“颠覆性”的经营举措,促进各项工作高效有序运转,运营质量不断提升。

煤质管理:先停机后汇报

“每天两次的煤质化验结果,直接汇报矿分管领导和煤质管理小分队队长。”该公司煤质化验员姜增益说,她负责井下综采工作面、掘进迎头及地面筒仓煤质的采样化验,化验结果随时上报。

该公司树立“煤质为天”的管理理念,成立了由5个人组成的煤质管理小分队,在工作现场检查煤炭生产、运输、储存等各环节煤质,同时与各区队及煤质化验室形成联动,及时调整煤炭开采、运输时间,动态调整和平衡煤质。

“我们到工作面检查煤质情况时,如果发现回采过程中有影响煤质的情况,可以要求立即停机。”煤质管理小分队队员孙运国说,掘进、采煤作业地点必须有专人盯靠现场,煤质管理人员在现场有“先停机、后汇报”的权力。每个班次中,煤质管理小分队不但检查煤炭开采层位、抽查开采中是否有矸石落入,还要检查运输过程中是否掺杂杂物。

该公司采用分采分运的方式,将好煤、次煤分开开采、装车、运输,当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发现夹矸层或矸石较多时立即停机。井下皮带司机之间也形成联动效应,在皮带运输过程中进行杂物清捡,必要时亦可自行停机捡出杂物。同时,在地面三个煤仓中,两个装好煤,一个装次煤,全程避免好煤和次煤、矸石、杂物相混而影响煤质。

销售管理:客户“价高者得”

“郭科长,这几日煤炭市场不错啊,煤价是不是要涨了,涨五块还是涨十块啊?”“王厂长啊,我们矿定价委员会正在研究,稍后告诉你。”7月23日,该公司一名固定客户拨打煤质管理科科长郭占军电话,询问煤价信息。

客户询问煤价信息实属正常,但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客户竟然主动要求提高煤价。原来,该公司今年实行了“擂台式”即时竞价模式,遵循“价格卖高不卖低、认价不认人”的原则,在同等市场条件下,有高价不卖低价。

“我们矿没有专职跑市场的销售人员,就是得益于竞价政策,无论谁来买,都是价高者得。”郭占军说,他们执行“即时价格”销售煤炭,不固定价格、不固定客户、不固定合同,煤炭售价始终优于市场价格。当客户前来购买煤炭时,让客户报价,在市场基准价上谁出价高就卖给谁。

遵循市场规律,才能更好地了解和驾驭市场。郭占军介绍,该公司目前煤炭销售范围主要集中在保德县周边三个县市,客户基本都是焦煤客户。那是因为上半年焦煤市场优于电煤,该公司便把商品煤销售定位为焦煤品种。同理,如果电煤市场优于焦煤时,便及时调整商品煤品种。上半年,该公司商品煤销量同比增幅50.91%,销售单价同比增幅79.11%。

“精煤回收率在46%的煤种最符合客户需求,这个比例的煤种便于客户将其与不同煤种配煤销售。”该公司煤质管理小分队队长战庆斌说。该公司依托煤种有近1/3焦煤的优势,且灰分、粘结指数、硫分等煤质指标稳定,周边销售大户逐渐形成了以该公司煤种为主、其他煤矿煤种为辅购买后进行配洗配销的模式。

经营管理:员工当家作主

“姜科长,我们区队下个月的锚盘、纵梁管销子、道夹板、道钉、电缆钩本月不用采购了。”7月23日,该公司机运队材料员李健跑到经营科科长姜仁信办公室,汇报他们区队把工作现场小配件回收上井进行复用的情况。

据了解,该公司基层区队都有自己的维修车间。区队采取激励政策,激发广大员工争当维修专家,让操作人员参与到设备管理中来。目前,该公司生产区队每个岗位、每个员工都有自主维修内容,不仅能够完成紧螺栓、换配件、润滑等简单维修工作,还能胜任一些以前需要换新和外委维修的大项目,如更换开关部件、采煤机控制中心部件等。今年上半年,该公司生产区队自主维修率达到95%,设备故障率同比降低40%,维修费用同比减低12%。

该公司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将全矿所有费用支出压缩后,分解承包给综采队、综掘队、机运队3个生产单位,并赋予他们用人自主权、工资分配权、材料使用权、物资采购权、设备维修权等5项权力,模拟法人独立运作、自负盈亏,全员工资由3个生产单位根据每个人生产服务情况进行分配。

“生产多少吨煤,矿上就给区队多少钱,扣除材料费、维修费、电费等各项开支后就是工资总额,按照工作量和比例给区队员工和职能科室人员发放。”综采队队长杨继勇说,变身“矿长”的区队长更要懂生产、会经营,一旦成本费用占用工资指标,剩余工资首先要保证基层员工的工资,自下而上发放,即按照从员工、班长、副区长、区长、部门、副总的顺序发放。

该公司还以“零浪费”为目标,建立了区队、班组、个人三级回收网络,推行有奖回收政策,广大员工自发开展了修旧利废活动,“上井不空手,捡着废料走”,成为该公司井下的一道风景。今年初以来,该公司井下易损易耗物料实现了100%回收,节约新材料投入1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