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地矿局311地质队提升干部职工文明素质

来源:中国矿业报 作者:张新瑾 发布时间:2015-09-28

近年来,安徽省地矿局311地质队紧紧围绕“地质强队”发展战略,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用“五抓”、“三坚持”夯实基础,提升质量,拉高标杆,不断丰富创新文明创建工作内涵,全面提升干部职工的文明素质和单位整体创建水平,走出一条具有地矿特色的文明创建之路。2014年,该队获第十届安徽省文明单位称号,2015年,又荣获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抓“五个一”工程

311地质队一直把落实“一堂、一队、一牌、一桌、一传播”作为文明创建工作的基本内容来抓,不断提升创建水平。

一是定期举办道德讲堂。该队设立道德讲堂固定场所,定期开办主题不同的道德讲堂,通过宣讲身边模范、交流学习感悟等活动环节,加强职工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在宣讲本单位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形式,与共建单位安庆地质社居委联合举办道德讲堂,邀请“中国好人”现身说法,让职工、社区群众一起感悟道德力量,扩大道德讲堂的影响力。

二是建立常态化的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因地制宜开展志愿服务,传递社会正能量。该队组织志愿者慰问孤寡老人、残疾儿童,经常开展“学雷锋志愿者在行动,争当文明交通劝导员”活动,将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为文明城市创建贡献力量。

三是设置遵德守礼提示牌。该队充分利用本单位绿地、墙壁、走廊、道路两旁、电子屏幕等载体设立遵德守礼提示牌,在单位内外营造浓厚的道德文化氛围。

四是为推动节约型社会建设,倡导文明消费新风,大力开展“小餐桌、大文明”的文明餐桌行动。

五是积极开展网络文明传播。该队响应安庆市文明委的号召,成立单位文明网,发挥传播文明、引领风尚作用;成立网络传播志愿者队伍,积极参与支持学雷锋、光盘行动等网络热点问题,为文明网络建设添砖加瓦,传递、放大正能量。

抓素质教育

为确保创建活动扎实开展,该队把干部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各项工作落实的首要任务来抓,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素养,文明创建意识不断提升。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该队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努力提高全队职工政治理论水平。

加强业务学习。该队围绕实现找矿突破的目标任务,认真组织职工学习探矿理论、地质测绘等方面的知识;组织到兄弟单位对口交流取经,邀请中科大等院校、科研院所专家来队讲学指导。

不断深化反腐倡廉宣传教育。该队充分利用队报《地质通讯》、宣传橱窗、廉政书架和内部网站等宣传教育平台,加大对廉洁从业、反腐倡廉各项规定和改进作风的学习宣传辅导。

持续推进普法教育。该队组织职工认真学习依法治国理念,着力提高全队职工尤其是党员干部的法律意识、保密意识和法治观念,在全队营造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抓榜样效应

地质勘探是艰苦行业,点多线长、流动分散,针对大专院校毕业生占该队在职职工比例达50%的现状,311队以继承和发扬“三光荣”精神为导向,加强青年职工职业道德培养,注重发挥身边模范的引领作用,帮助青年职工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快速成长为地质找矿的主力军。

该队结合基层推荐和每年的评先树立先进典型,在众多先进个人里找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然后通过队报、网站、橱窗刊载以及向上级报刊、网站发稿等形式,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形成立体宣传格局。此外,该队还利用举办道德讲堂、青年标兵事迹报告会宣传先进典型,使大家感受到身边模范的精神力量,学有目标,赶有方向。

抓民生落实

实施结对帮扶活动。该队组织开展了慰问全国道德模范、结对帮扶活动,与中国好人、安庆市道德模范王金婵老人建立长期帮扶机制,每年专程上门看望并送上帮扶道德模范慰问金;根据安庆市委统一安排,发挥自身优势,结对帮扶枞阳县钱铺乡钱铺村、迎江区新洲乡康宁村;选派干部驻村帮扶宿松县三冲村,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各项工作,帮助贫困村和贫困户脱贫致富,勇担社会责任,发挥文明单位示范引领作用。

坚持发展民生,提升创建高度。近年来,该队不断加大民生工程的投入力度,筹资建起了潜山地质新村、老同志活动中心、职工书屋、职工宿舍,对职工食堂进行了扩大装修,提高服务质量;组织职工健康体检,对野外一线职工“冬送温暖夏送清凉”、对劳动模范、老干部和特困户进行“节日慰问”、对长期病号予以大病互助救助和爱心基金救助。

坚持优化环境,拓宽创建广度。该队不断深入推进办公环境卫生整洁活动,解决车辆停放、门前三包治理问题,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创造整洁有序的办公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