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22日,以“地质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产学研用融合赋能找矿新突破”为主题的第十七届全国矿床会议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
大会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何继善、王双明、林君、唐菊兴,中国科学院院士邓军、杨经绥等14位报告人围绕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主要进展、成矿理论研究、先进找矿技术和设备、矿业市场与形势和矿业绿色低碳转型等方面进行了主旨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彭苏萍、毛景文、王运敏、孙友宏,中国科学院院士翟明国、李献华、胡瑞忠出席。
▲会议现场
本届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贵州省地质学会、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自然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等25家单位承办与协办。会议坚持矿产研究与找矿突破紧密结合、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基础与应用紧密结合、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设置了会前科学家学术报告等会前系列讲座、大会主旨报告,以及36个专题论坛。与会的专家学者将就矿产地质志与成矿规律、三江战略性关键矿产成矿作用研究和勘查新进展、稀土矿床成矿机理与找矿勘查、境外矿产地质与勘查开发示范、大数据找矿预测理论方法、全国矿产资源国情与安全保障等专题进行深入地研讨和汇报。
▲会议现场
此外,本届会议还安排了871个学术报告,较上届会议增加了204个。来自全国地勘单位、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矿业企业、地矿行业主管部门和矿产勘查开发仪器研发单位的3500余名代表到场参会,创下了有史以来的最高记录,盛况空前。
作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源头和基础性学科,矿床学研究对地质找矿事业具有重要意义。而全国矿床会议自1958年第一次召开以来,始终立足国家需求、聚焦科技前沿、结合找矿实际,见证并记录着矿床学每一项的进步与突破。如今,全国矿床会议已经不只是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更是一个产学研用融合、推动我国找矿勘查装备设备现代化的平台。据悉,会议将继续聚焦科技创新,引领转换突破,为发展矿业、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作出贡献。
![]() |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矿业报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中路267号 邮编:100083 联系我们 技术支持:中国地质调查局矿业报社 新媒体技术部 网站标识码bm16000002 京ICP备202004456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433号 我为政府网站找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