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人才资源流失问题越来越成为我们国家尤其是国有企事业单位面临的一项严峻的挑战。作为企业化管理的国有地勘事业单位,由于行业性质艰苦、经济效益一般等原因,人才资源流失问题更为突出。人才资源的流失和短缺,越来越成为地勘单位发展的瓶颈。如何留住和使用好现有人才资源,控制人才资源流失,提升人才资源管理水平,是地勘单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地勘单位人才资源的流失已经影响到地勘单位的生存与发展,必须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否则,地勘单位真正企业化的时候,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一、树立全新的人才资源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没有一个全新的人才资源观念,要想留住人才,做好人才引进、开发和使用工作,是难以想象的。
首先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其次要树立人才资源人性化管理的理念。此外要树立体现“能力本位”的大人才观。传统的人才观,是以学历和职称为标准。按照人才学的观点,人才是不能以学历和职称作为界定条件的,一个人到底是不是人才最终应该由市场来判断。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作出积极贡献,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我们的时代需要比尔·盖茨,也需要技术工人。
二、改进地勘单位人才资源管理工作
一是组建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人才资源管理部门。作为企业化管理的地勘单位,现在就应该未雨绸缪,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人才资源管理部门。
二是扎实开展地勘单位人才资源规划工作。在开展人才资源规划时,要从长远的目标出发,以地勘单位未来的发展趋势为依据,力争使人才资源的质量、数量和结构与单位的软硬件相一致,既不能贪大求洋,也不能过于谨小慎微。
三是认真谋划好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认真谋划好每一名员工的职业生涯,是留住员工、稳定人才队伍的一项重要措施。要帮助员工进行自我。
三、创新地勘单位人才资源工作机制
人才工作机制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一个重要的制度性因素。
一要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对人才的评价,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二要创新人才使用机制。以推行聘用制为重点,结合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有关规定,深化地勘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按照单位自主用人、个人自主择业的要求,建立符合地勘单位特点的用人制度。三要创新人才开发机制。教育和培训是加快人才培养、加强人才能力建设的一条主要途径。当前,要以分类培训为原则,确定各类人才的培训重点。
四、拓宽人才资源开发和引进的渠道
第一,大力挖掘内部潜在人才资源。第二,支持鼓励人才内部合理流动。第三,积极招聘适合地勘单位发展需要的人才。第四,充分使用好社会人才资源。第五,抓紧开发地勘单位退休人才资源。
五、建立有竞争力的薪酬激励机制
工资福利待遇是引发地勘单位人才资源流失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也是影响人才工作积极性的一个最重要原因。
一是打破“一刀切”的工资晋升办法。二是重建年终奖励制度。年终奖金的发放,同一级别员工应该有所区别,但区别不宜太大。比如,同一级别员工的奖金,可以分为三等。每一等级的人数,大体上可以控制在一等占20%,二等占70%,三等占10%。同时,每年的年终奖励原则上应该比上一年有一定幅度的增加,与全局经济增长幅度基本一致,以增强年终奖的激励作用。三是改进利润分红制度。分红的方法大体有四种,地勘单位可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分配:(1)平分法,即不分等级和部门,每人平均分享;(2)等级分配法,即按照职位的高低进行分配,等级高的人员分红比例高;(3)资历分配法,即工龄长、任职时间长的员工可获得优先及较多的分配;(4)技术分配法,有特别贡献、技术高的人员可获得较多的红利。四是完善股权激励制度。在具体实践中,地勘单位可以根据各企业实际情况,采取以下三种不同的股权激励方式。(1)员工持股计划。通过改善股权结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2)期股。在实行风险抵押经营的基础上,员工以一定的资产抵押或现金取得在约定期限、以约定价格购买企业股份的权利。 (3)延期支付计划。将一部分员工的部分奖金折算为企业股份存于专门账户;在任期内不能出售,在任期结束后或退休时可以依据股份价值以现金兑现。实施股权激励,有利于形成利益共同体,有利于企业留住工作出色的人员,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五是实施自助式福利计划。
六、优化人才成长和发展的环境
在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情况下,个人成长和发展的环境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是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企业氛围。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人才,就要给予人才适当的待遇,让他们生活无忧、生存无忧。尊重人才,就要充分满足人才得到单位和他人尊重的精神需求。尊重人才,就要给各类人才提供展示才能的舞台和自由发展的空间。尊重人才,就要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各类人才,有计划、有重点、多渠道、全方位地进行表扬和奖励,进一步扩大人才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尊重人才,就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加强对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宣传力度,坚决纠正妒才、忌才等不良行为,在地勘单位真正形成尊才、爱才、护才、惜才的良好氛围。
二是营造终身学习全员学习的企业氛围。终身学习,这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世界对人们提出的要求。我们要把学习从单纯的求知变成一种生活的方式,努力做到活到老,学到老。构建学习型团队是营造企业终身学习、全员学习氛围的一个重要载体。团队学习的方式有很多种,最主要的是相互之间的讨论和座谈,人人都在一种自由平等的气氛中把自己对工作的看法、想法提出来,相互进行交流和讨论,通过思想的激荡共同提高。
三是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工作环境。创新意识是许多人才的一个共性。企业要留住人才,就必须培育创新环境。鼓励企业员工的个性化,使他们有充分的自我表现空间,这有助于企业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设法拓宽企业员工的视野,扩大他们的接触面,让他们接触不同背景下的各种思维方式,这也是鼓励创新思想形成的重要方式之一。建立特定的渠道,收集企业员工的各种创新构思,对其中有价值的构思给予适当的奖励,这对企业形成创新型文化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领导者要有宽容失败的气魄和胸怀。
四是营造全体员工积极参与的工作环境。良好的员工参与环境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重要措施。作为国有事业单位,让广大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和决策,也是应有之义。广泛收集员工的建议是让职工参与管理的一个好办法。征询意见贵在真诚,贵在尊重对方。鼓励职工参与决策过程,是营造员工参与工作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让员工以平等的地位参与商讨企业的重大问题,可使员工产生强烈的责任感,获得更大的成就感,从而提高他们工作的热情。同时,在企业战略目标乃至阶段性目标的设置中,要鼓励员工积极参与进来与管理者一起设置。
五是打造知识员工实现自我的最佳平台。根据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知识员工,打造适合他们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平台。对地质找矿业,可以根据地质项目要求,让有潜质的知识员工去领衔项目,作为项目负责人,去负责组织、安排、调配人员,最终实现项目目标。对于基础施工业,可以委派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知识员工去开辟新的施工领域,让他们运营单位的资质,调控社会人财物资源。对机关后勤管理部门,可以根据机关工作实际,让有潜力的知识员工,去管理不同的部门和领域,增长他们的才干,丰富他们的经验,让他们一步一步成长成熟。工作中,要针对不同的知识员工,摸清他们不同的需求层次,在他们所期望的方向上,搭建他们可以自由飞翔的天空。
(作者单位: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