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枯竭型煤矿关闭维稳问题研究

——来自陕煤化集团黄陵矿业苍村煤业公司的调查与思考

来源:中国矿业报 作者:王保林 发布时间:2016-10-19

煤矿作为资源型企业,终究会陷入无煤可采的境地,随着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去产能政策的实施,企业必须正确面对矿井收缩关闭的残酷现实。矿井在收缩关闭过程中,涉及农民工清退、职工安置分流和资产处置等具体工作,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新旧矛盾叠加升级,给矿区和谐、社会稳定带来诸多影响。如何正确处理和应对收缩关闭矿井信访难题,值得各级管理者和信访部门的研究和思考。

本文以陕煤化集团黄陵矿业苍村煤业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为例,对资源枯竭型矿井收缩关闭维稳工作进行探析,并为矿井收缩关闭维稳工作提出一些参考性的对策和建议。

一、基本情况

陕西苍村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在原陕西苍村煤矿平硐(二号井)政策性破产基础上,由陕西煤炭建设公司控股,部分员工参股而组建的一家国有控股企业。其前身陕西苍村煤矿平硐(二号斜井)筹建于1970年,年设计产能15万吨,经多次技改扩能,2008年核定产能45万吨。目前,公司有员工557人,其中农民合同工394人,全民制合同工163人(含重组职工114人)。

近年来,受煤炭行业整体不景气,资源开采成本畸高,资源濒临枯竭、煤质差等因素影响,公司经营连年亏损,且已资不抵债。2014年10月,按照陕煤化集团10项改革措施要求,公司作为收缩关闭矿井被划转陕西黄陵矿业公司管理。作为陕煤化集团所属8对关闭矿井之一,公司于2015年2月28日正式启动关闭程序。

二、收缩关闭期涉访问题形成的原因分析

(一)企业用工形式复杂,社保遗留问题突出。公司作为高危特殊行业,传统的用工形式主要以农民合同工为主,全民所有制员工为辅,农民工是企业生产一线的主要力量。由于农民工身份特殊,流动性大,历史原因等等,大部分农民工已多次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且公司存在欠缴、未缴等现实问题,这给清退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二)职工劳动技能单一,转岗再就业困难多。公司作为衰老矿井,存在开采条件差,机械化程度低,效益差,收入低,人员流失率高等原因,招工难一度困扰企业正常生产,为保证足够的人力资源,导致大量的文化程度偏低、年龄偏大的农民工进入企业。这类群体学习新知识、新技术能力差,劳动技能偏低,推向社会后再就业能力差。

(三)职工诉求多元化,清退后期手续繁琐。由于公司制度建设滞后,以及人员招聘使用不规范,导致大量的农民工在劳资纠纷方面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农民工为了有个稳定的职业,往往对企业的侵权行为默认,若矿井关闭,则各类历史问题都会显现,诸如部分职工提出索要超时工资、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疑似职业病和工伤等级鉴定争议等一系列问题。

三、做好收缩关闭期信访稳定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一)坚持思想先行,提高认识,强化政策学习及宣贯。

稳定工作是推进企业改革发展的主要支撑。没有稳定,改革和发展就失去了根基。因此,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维稳意识,加强职工形势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宣贯,对保证矿井收缩关闭有序推进至关重要。

一是要做好分流安置人员工作。矿井收缩关闭对分流安置职工而言,意味着转岗就业问题。企业要对所有待分流安置职工的年龄、知识层次、基本技能等情况进行全面梳理,为分流安置工作奠定基础。要进行分专业分批次岗前培训,提高他们的基本技能,确保转岗后能胜任新的岗位。同时,还要加强职工思想教育,强化分流人员大局维稳意识,主动参与维护企业稳定,除完成闭坑回撤期间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自觉做好清退农民工的劝离解释工作。

二是要做好清退清理人员工作。矿井收缩关闭后,大批农民工由于合同到期,或个人原因需要离开矿山,失去赖以生存的岗位,农民工的诉求必然增多。因此,在清退期间,各级组织要本着依法依规的原则,正确面对和处理好涉访问题。加强清退人员法制宣传教育,特别是信访接待部门在做好耐心解释工作的同时,要明确告知涉访人员依法维权,任何群体访、越级访和围堵矿区等过激的维权形式,都不利于劳资纠纷问题的处理。

三是要加强工作目标责任量化考核。稳定工作是矿井收缩关闭工作的重心工作。在启动关闭程序前,应制订详细的、切实可行的工作实施方案,并经职代会或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要明确主要领导,落实责任部门和人员,对阶段性工作要有量化,对总体工作要有全面考核,并运用经济杠杆原理,配合物质奖励、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法,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干群上下齐心,政令畅通,执行到位。

(二)坚持以人为本,超前谋划,依法依规有序推进。

矿井收缩关闭,涉及到清退农民工的切身利益问题。在制订清退方案时,要尽量把涉访问题考虑的全面一些,把预期的困难想的再多一些,要确保清退方案客观公正和实在,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和严肃性。要严肃工作纪律,必要时启动工作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对个别渎职、失职人员进行责任倒查。

一是要做好涉访问题的调查搜集工作。事实上,绝大多数的涉访问题都是躲不掉、拖不黄、也捂不住的。特别是矿井收缩关闭牵涉职工生计大事,做好诉求搜集和访谈工作必不可少。因此,公司要提前做好各类清退人员的摸底调查工作,要对每一位涉及清退的人员面对面心贴心地征集和了解他们的诉求,畅通诉求通道,倾听职工呼声,准确掌握信息,研究解决办法,有针对性地制订工作预案。

二是要始终坚持“事要解决”的原则,认真对待各类涉访问题。对前期征集和了解到的各类诉求要及时整理和分类,对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要详细登记造表备案,对一些能够解决的合理诉求,要在第一时间给予解答;对一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诉求,要明确告知原因;对一些不合理的诉求,要客观公正的做好耐心解释工作,坚决杜绝当“和事佬”,做稀泥抹光墙和违反原则事,说没有原则的话,要自觉维护政策的严肃性和统一性。

三是要及时将政策法规依据对外公示,做到公开、透明和公正。清退工作涉及农民工切身利益,企业在制定政策和解答各类涉访问题时,要充分与清退对象做好有效沟通和交流,征得农民工的理解和认可,做到政策解答有理有据,补偿金额有法可依。对企业决策产生各种猜想怀疑时,要第一时间做好信息披露。特别是在支付经济补偿金和工伤一次补偿金时,要让每一位涉及清退人员自己算得明白,拿得放心。

(三)坚持调解为先,主动作为,切实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矿井收缩关闭迫使大量的农民工失去了“饭碗”,职工有这样那样的诉求是必然的。加之在特定历史时期,由于种种原因,企业或多或少在劳动用工和工资支付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解决和处理类似问题,要本着调解为先、主动作为,设法弥补的态度去认真对待,要诚心实意与清退农民工商谈,而不能有意回避,要在法律法规允许的条件下最大限度满足职工合理诉求。

一是能调解则尽量调解。对一些可以调解处理的问题,公司应站在农民工的角度,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诸如对工伤鉴定级别有异议的,可以引导劝说职工走行政复议程序,依法维护自己权益;对区队隐瞒工伤的,以及反映工伤待遇问题的,要做好充分的调查了解,据实着情给予补助或劳动仲裁裁定;对离岗查体为疑似职业病的,要明确告知复审时间和地点,耐心解释,打消顾虑,让其安心放心。

二是特殊问题特别对待。为农民工补缴转移社会统筹保险问题涉及当前政策,个性和共性问题共生,情况异常复杂。对此,公司工会要积极主动参与,履职尽责,发表意见,依法维护职工权益,促使劳动争议能够在企业内部得到公正合理解决。对一些涉及法律法规范畴的,要积极引导农民工通过社会劳动争议仲裁或司法途径,妥善处理劳资纠纷问题,在申请仲裁有困难时,应主动为其提供法律服务,取信于职工,切实当好“娘家人”。

三是原则问题坚持底线。对个别农民工由于家庭和工伤致困,导致生活困难,要求增加和提高经济补偿金,企业要坚持底线原则,不能随意提高经济补偿金的标准。公司工会可以要求农民工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经组织调查核实后,给予一次性的困难救助,安抚救助的条件和标准要制定严格的门槛,要让救助款真正用到困难职工身上,让他们及时体会到企业的温暖。

总之,资源枯竭收缩关闭矿井信访稳定工作,涉及大量的体制政策和企业管理问题,纵观造成当前各类涉访问题和矛盾的原因,我们发现有历史的、现实的、深层次的、多方面的因素。企业只要坚持依法处置,正确疏导,切实维权,就一定能够确保矿井收缩关闭工作有序推进,维护好企业改革发展的稳定大局。

四、几点启示

资源枯竭型矿山企业有序退出是优化煤炭产业结构,解决煤炭企业经营困难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企业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现实需要。关闭矿井涉及大量的政策和管理问题,纵观造成当前各类职工权益涉访问题和矛盾的原因,我们发现有历史的、现实的、深层次的、多方面的因素。本文的研究对同类企业解决涉访难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要坚持依法治企,主动承担缴纳职工社保费用。农合工诉求较集中的社保问题,主要是企业不能依法办企造成。因此,任何用人单位都应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在用工当日起,明确告知和强制为劳动者足额缴纳养老、医疗、失业等各项社保费用。

(二)要大胆履行工会职责,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企业工会组织要充分发挥职代会的民主监督职能,坚持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敦促企业履行集体合同,在企业违反《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时,要切实组织起来,主动维权,杜绝企业形成非法用工和职工侵权的事实。

(三)要加大劳动行政监督,杜绝和规范企业不合理用工。社会劳动行政监督部门,要主动服务于企业,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定期深入企业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提高职工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对企业不合理用工和不规范用工情况不定期抽查,必要时可对企业的违规行为,做出经济处罚和批评通报,切实规范劳动用工市场。

(四)应尽快完善衰老矿井退出机制。国家应尽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撤底解决农合工的后顾之忧。政府相关部门应对清退的煤矿农合工社保问题开绿灯,特事特办,帮助企业解决社保费用的补缴和转移工作。应为年龄偏大,长期从事井下作业的农合工,妥善办理退休养老手续或给予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应对有一技之长者,通过发放再就业优惠证或减免税的方式发放小额贷款,鼓励其自主创业。□

(作者单位:陕煤黄陵矿业公司关闭矿井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