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矿长

来源:中国矿业报 作者:陈永光 发布时间:2016-12-07

《怎样当矿长》——原山东能源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现任山西煤监局党组书记、局长卜昌森受煤炭协会一些老领导的委托而创作,书中谈到的11项矿长必修课,十分贴近煤矿管理的实际。

通过学习《怎样当矿长》一书,笔者认为,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矿长须实现两个目标:一是确保企业安全好、生产好、效益好,把企业的潜能发挥到极致;二是确保企业能够更好的持续发展。

一、必须要有把握全局统筹决策的能力

笔者觉得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必须要有高度负责的责任心,有了高度负责的责任心,无论遇到什么问题什么困难,他都会想方设法、千方百计的解决掉问题,否则,只会有若干个理由干不成。

责任,是干事创业的基础。责任出勇气,责任出智慧,责任出力量。责任心强,再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书中提到的矿长四个方面的责任,都需要矿长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做到敢于负责、善于担责、勇于承责、积极尽责。顺境逆境看襟怀,大事难事看担当。矿长要有强烈的担当意识、无畏的担当勇气、丰富的担当智慧和过硬的担当作风。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矿长作为企业的“一把手”,要提升境界、放开视野,不能只顾低头拉车不顾抬头看路。要重视自身的学习,尤其加强政治理论、经营管理、市场经济等方面知识的学习,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要善于把自己从事务性的工作中摆脱出来,多关注大政方针、多了解产业发展趋势、多掌握政策变化,做好企业发展决策,把好企业发展方向。要干打基础、谋长远的事情,要有“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境界,多做有利于矿井持续发展的事,多做有利于造福员工的事。

二、必须要肩负起煤矿安全的神圣使命

作为矿长首先要做好两件事:一是安全生产;二是挣钱赚钱。安全是生产的前提,作为一矿之长,两只眼睛必须始终盯紧安全、盯紧生产、紧盯效益。安全是1,其他工作都是0,离开了安全有再多的0都将失去意义,安全是一丑遮百俊。

安全生产抓不好,影响的是一个企业的发展,也会断送一名领导的前途。那么如何抓好安全,笔者认为抓好责任制就是牵住了安全的“牛鼻子”。责任制不健全、不落实,是安全上的最大漏洞。作为一矿之长抓安全生产,首先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通过全面实施职级管理,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的安全责任保障体系。

矿长在落实好自己的安全职责同时,盯住几个重点人、关键人,督促落实好他们的责任,要盯紧管生产的干部,要求他们两眼盯着安全质量隐患排查治理上,盯在职工是否正规操作、按章作业上,盯紧关健时间段防零星事故上,盯住关健部位和重点灾害治理上,这样才能杜绝隐患发生。

而要更好地把这些安全责任落实下去,关键在考核。再严厉的制度,如果没有人考核,都将“颜面无存”,毫无威信可言。时刻要牢记“慈不掌兵”,并抓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要有“挥泪斩马谡”的勇气,决不姑息迁就,否则安全是没办法搞好的。

三、必须要抓好两个班子和班组建设

《怎样当矿长》一书中说:“当矿长要想当得潇洒自如,让自己有踱方步、想大事的心情和时间,最关键的是要在配强两个班子和抓好班组建设上下功夫,即:生产班子和区队领导班子。这两个班子好比领导的手和脚,配得强,矿长就能指哪打哪 ,心想事成;配不强,矿长可能身心交瘁”。当矿长的有哪个不想手背着踱方步的潇洒,可总要面对现实。区队班子是煤矿一线生产的指战员,区队战斗力的强弱,直接取决于区队班子战斗力的强弱。

班组长作为现场管理的“兵头将尾”,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要关注班组建设,首先要关注班组长的选拔和培养。定标准,定选拔方式,定培养计划、定考核激励机制,矿长关注班组建设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看制度建设,看是否在既定的轨道上运行;二是看素质提高,优秀的班组总是因为其成员高素质而优秀,而人员的高素质主要靠制度规范和学习培训来提升。三是看细节管理,细节决定成败。从细微之处才能洞察出班组管理的好坏,特别是采掘区队班组,井下现场管理,随处都是细节,大到安全质量管理,小到现场操作,都能看出班组的管理水平。为此我们开展了创建“金牌班组”等活动,来纠正违规操作和不良的习惯性和随意性操作,及时发现、及时指出班组管理暴露出的突出问题,为班组建设指出努力的方向,提出针对性的要求。

四、必须坚持成本为王和利润至上

做一名矿长,最根本的任务是创造效益。企业是盈利性的组织。没有利润,企业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经济效益最有说服力,最具凝聚力,最出战斗力。

要想实现吨煤成本最优化:一是靠成本,二是靠价格,三是靠产量。在当前形势下我们决定不了价格,在产量上只有坚持正规循环,减少事故影响;在控制成本上,成本每降一分,就多一分钱的效益,在成本控制上既要“捡芝麻更要抱西瓜,”降成本大头在井下,关键靠科技,技术进步是最大的效益,少打1米无效进尺、少开几个小时的大型设备,这种节约所产生的效益远非一度电,一张纸所能比拟的。

因此,作为矿长,要采取有效措施扭转广大干部的思想认识,营造“精打细算”的良好氛围,才能保证具体措施的有效落实;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作用,通过加强技术管理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优化采场设计、巷道断面、支护设计、施工工艺、依靠科技减少投入,提高效率。要充分引入内部市场化管理模式,用市场配置资源,充分挖掘内部潜能,真正实现书中提到的“人人都是经营者、岗位都是利润源”的经营模式和经营效果。

五、必须要把重心放在井下,培养过硬的工作作风、优秀的人才和团队

做一名优秀的矿长,最有效的途径是带好队伍,最高境界是成为一个“修行者”和“布道者”。书中提到的“狮群与羊群”法则告诉我们,一个团队的关键在首领。所以矿长要切实认识到自己在团队建设中的角色和作用,带好队伍,实现目标。

一是抓好班子建设,打造一流领导团队。要想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企业工作搞得好坏,主要是看领导班子。班子成员要加强团结,密切协作,勤于沟通,勤于交流。要让相互沟通成为一种习惯,重大问题集体研究成为一种制度,相互支持成为一种素质。作为矿长,更要以身垂范,一身正气,勤政廉洁,团结和带领班子全体成员,攥成拳头,形成合力,真正把班子打造成高效能的坚强领导集体。

二是抓好“三支”队伍建设,打造一流执行团队。一要抓好管理团队建设。为适应现代化矿井管理的要求,必须加快培养和积极引进高素质管理人才,不断提升管理人员技术业务素质和综合管理水平,以提高驾驭管理现代化矿井的能力。二要抓好职工队伍建设。在抓好职工教育的同时,要把职工群众的冷暖当做大事来抓,而且必须办实办好,让职工做到安心工作、舒心工作,以矿为家,在保持职工队伍稳定的基础上,保障全矿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要抓好人才队伍建设。要建立人才培养和奖励机制,引入竞争机制,立足自主培养,重点抓好青年技术人员的培养,创新师带徒工作机制,重视创新创效工作室建设,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六、必须要重视文化建设,营造持续发展的良好氛围

企业文化建设是个“一把手”工程,作为矿长要高度重视,亲自抓,夯实企业发展“软实力”。

一是重视制度文化建设,用制度管人管事。俗话说:“人管人累死人;制度管人管好人”。制度文化体现了企业管理的刚性原则,是支撑企业发展的相对稳定的制度安排,是企业形成良好运作机制的保证,关系到企业文化能否有生命力,能否持续长久,也是一个企业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作为矿长,领导着一个庞大的干部职工队伍,就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用制度来管人管事。要结合企业转型发展的现实要求,重新审视现有的制度体系,查漏补缺,同时进一步完善制度实施机制,确保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形成遵章守纪的良好风气。

二是重视行为文化建设,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最终都要通过员工的行为表现出来。作为“掌舵者”,矿长要着力抓好员工行为规范,让员工成为企业形象的自觉塑造者、传播者和代表者。而作为煤矿企业,要重点抓好员工安全行为的塑造和养成,充分运用培训等手段,积极推进现场岗位作业过程控制,通过严格考核,真正实现员工作业行为的规范化、精细化。要积极宣扬先进人物事迹,发挥好先进人物的行为引领作用,弘扬正能量,让文明行为在全矿蔚然成风。

三是要以人为本,真心关心职工。矿长本事再大,也离不开员工群众的支持,作为矿长须经常深入区队参加区队班前会,了解并解决员工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要有把他们作为衣食父母的态度,要有离开员工为谁当领导的心态,把抓好安全当作是对员工最大的关心,引导并激励员工高效地做好班中事,采取得力措施禁止延点,解决工作面温度较高的问题。只有摆正和员工群众关系,做到心存感恩,心系责任,切实端正对员工群众的态度,始终把员工利益放的心上,这样才能把员工团结起来,发动起来,向一个目标前进。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当矿长必须认识到,说一千道一万,最终必须靠实干。靠实干,创出成绩,留下业绩,这是为官一任道义所在、责任所系,这也是评价一个矿长优劣成败的一个方面。□

(作者单位:陕西澄城董东煤业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