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开创国企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

来源:中国矿业报 作者:李位民 发布时间:2019-09-02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国有企业围绕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战略目标,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需要用宣传思想工作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坚定自信、鼓舞斗志,需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和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不断开创国有企业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

坚定不移举旗帜,确保“主心骨”越来越硬

国有企业作为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力量,宣传思想工作要在政治上维护核心,理论上高扬旗帜,工作上加强领导。

一是政治上要站得高、站得直、站得稳。时时处处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与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保持高度一致,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这是根本政治任务,也是根本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二是高扬新时代党的理论旗帜上要“天天见”、“天天新”、“天天深”。思想上的清醒、理论上的成熟、政治上的坚定都是靠学习来实现的。理论学习首先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坚持和善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除坚持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自己学、自己讲或是组织专题讲座、辅导报告之外,还要通过学习讨论、互动交流、深入基层和群众开展调研、参加学习讲坛、参加读书会、网络平台学习等方式提升学习质量,做到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通过领导干部示范和表率作用的发挥,形成“风向标”和“排头兵”效应。其次要注重用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抓好理论宣教,组建“百姓宣讲员”队伍和理论宣教矩阵,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用好学习强国平台,组织“中国梦·新时代”百姓宣讲比赛等活动,确保宣教面达到100%,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三是工作上要强化领导、统筹协调、形成合力。宣传思想工作政治性强、涉及面广、影响力大,光靠宣传思想部门是远远不够的。加强党对宣传工作的领导,应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共同把这项工作做好。同时要从强化组织保障和作风建设入手,将重不重视、善不善抓宣传思想工作作为领导干部是否成熟、能否担当重任的考察标准之一,把能否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作为一级党委政治上强不强、全面从严治党是否坚定不移的考核标准之一,并坚决纠正“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奋力开创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

立破并举聚民心,确保“主导权”越抓越牢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聚民心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需要切实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国有企业要紧贴新形势、新任务,理清三种辩证关系,牢牢掌握“主导权”。

一要理清“虚”与“实”的辩证关系。坚持知责明责、守责担责,注重“虚功实做”,明确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党委分管领导直接责任人和党委职能部门重要责任,制定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建立检查评价体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分工到人,确保任务落实不马虎,阵地管理不懈怠,责任追究不含糊。

二要理清“破”与“立”的辩证关系。“立”重在“守正”,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常态化开展以“爱党爱国爱企爱岗,向建国70周年献礼”为主要内容的形势任务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干部职工认清世情、党情、国情、行情、企情,明确各个单位、各个层面以及每名干部职工应承担的责任,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企业新旧动能转换、企业战略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之中。“破”重在“创新”,发挥融媒体中心业务宣传平台“大脑中枢”作用,推动网络宣传可视化、形象化展示,善于运用新媒体,强化以短视频为重点的内容生产,让形式更加活泼、内容更加生动、受众更加广泛。

三要理清“堵”与“疏”的辩证关系。将意识形态工作重心、重点放在互联网,形成并坚持“日监测、周调度、月分析、季研判、年总结考核”舆情防控机制,做好风险点的监测、预判和处置,组建好自己的“红军”队伍,下好先手棋,早发现、早处置。对各种“低级红”“高级黑”等问题增强斗争精神,主动出击,“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不断巩固和拓展红色地带、转化灰色地带、遏制黑色地带。同时,清醒认识“事情”决定“舆情”,“线下”决定“线上”,工作中注重焦点问题收集、超前解疑释惑,针对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用好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成果,做好思想疏导工作,把各类舆情隐患控于未发、消于未萌。

立德塑魂育新人,确保“主力军”越建越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要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重要职责。

一要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发挥先锋示范作用。培养时代新人,重中之重是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应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通过多种方式在广大党员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大力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沂蒙精神,并落细落小、多积尺寸之功,确保深入骨髓、融入血脉。在党员领导人员中对标“三严三实”标准要求,打扫思想灰尘,祛除不良习气,纠正错误言行,恪守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构筑自身强大的免疫力抵抗力。

二要加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发挥影响带动作用。宣传思想工作者应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中练好“脚力”,在直面问题、把准大势中增强“眼力”,在善思多谋、善想多干中强化“脑力”,在言之有物、改进文风中提升“笔力”,以富有感染力、凝聚力、引领力的好作品,来唤起职工、激励职工、凝聚共识、汇集力量。

三要加强道德建设和法治教育,提升整体素质水平。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在广大干部职工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2018年,社会上发生在公共场合的一些不文明行为乃至违法事件,受到公众和媒体的普遍谴责,也引发了关于社会文明的思考。真正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的思想自觉和行为习惯,需要把教育和惩戒结合起来,加强普法宣传,培养法治精神,建立健全有关制度,形成有利于传播正确价值导向的制度保障体系。

扬优成势兴文化,确保“主阵地”越筑越实

国家发展兴盛,必然要求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实现软实力和硬实力相得益彰。企业持续做大做强,必须培养企业精神,构筑价值体系,凝聚员工力量。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山东能源集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由6家矿业集团整合组建山东能源集团之初,旧有惯性思维的束缚、整合重组后的文化融合问题、战略发展中的文化支持问题都显现出来。按照“包容尊重、核心一致、融合对接”的原则,将多年来培育形成的并被广大员工所接受践行的优秀文化成果进行整合、归纳、提升,初步构建了符合山东能源实际的“超越文化”体系。当前,山东能源集团和大部分国有企业一样,面临着新旧动能转换、企业战略转型的艰巨任务,企业战略转型的核心是企业文化转型,应进一步发挥企业文化凝心聚力的作用,积极引领企业转型发展,并成为重要支点。

一要定准发展方向。企业文化需要由管理控制型文化向开放融入型文化转变;由基因驱动型文化向战略主导型文化转变;由企业文化建设向企业文化管理、实施经济文化一体化战略转变。

二要解决关键问题。坚持以人为本,把握人文精神、找准价值共鸣、注重尊重包容,让企业文化深入到员工的心中、渗透到管理制度中、融入到员工的行为中、显现在企业的环境与氛围中,形成文化自觉,切实解决好上墙难上心,动口难动手,动手难长久的问题。

三要注重管理实效。文化真正要和管理融为一体,需用理念指导机制的设计、机制的建设、管理体系的完善与管理方法的选择,用理念的践行来营造人人重视的工作格局、影响全体员工的行为习惯,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滋养。

精准发力展形象,确保“主旋律”越唱越响

“一个故事胜过一打道理。”讲好企业故事是弘扬主旋律的基本方法。

讲好故事,应在“讲什么”上精准发力。应讲好学习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打造政治引领型企业集团的故事,把政治站位提起来;讲好新时代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故事,讲充分、讲生动,把工作业绩和典型经验讲出去;讲好企业好人好事、身边典型的故事,把时代楷模、先进事迹、最美人物的故事讲精彩、讲感人,把典型人物树起来;讲好企业美好发展前景,全面展示企业发展的美好未来。

故事能否产生共鸣,关键看“怎么讲”。应注意防范三个方面的问题。防范不看对象、不接地气,简单机械、照搬概念、空喊口号的问题;防范形式僵化、语言干涩,职工群众不愿听、不愿看,听不懂、看不懂,缺乏吸引力、感召力的问题;防范自说自话、不切实际,要么过于直白,要么过于晦涩,让职工群众感觉有距离、有温差的问题。

故事能否广泛传播,应使用好“新通道”。目前,网络信息传播迅捷、便利,网络用户逐步由“读图”向“读视频”发展,随着5G时代的到来,将为可视化传播、形象化展示提供更加迅捷的通道。国企宣传工作应进一步推进传播能力建设,善于运用新媒体,紧贴受众需求彰显优势,紧跟技术前沿丰富传播形式,讲好国企故事、传播好国企声音,让优秀作品产生刷屏之效,提高国企美誉度和影响力。□

(作者单位:山东能源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