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勘单位思想政治工作探析

来源:中国矿业报 作者:张海军 发布时间:2019-09-30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企业正面临着动力转换、方式转变、结构调整的繁重任务,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企业在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的同时,诸多矛盾交织叠加,必然会给职工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带来新的冲击和巨大的变化。在新形势下,无论是在工作内容还是在工作方法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都将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新困难、新挑战,需要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从而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更好地发挥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些年来,地勘单位的社会环境、经营环境和职工群众的思想观念呈现多元多样多变的发展趋势,职工群众追求物质利益的观念增强,各种民生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单位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诱因。如何解决好民生问题,打通联系服务职工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是当前做好地勘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

一、地勘单位民生领域存在的问题

当前,地勘单位存在的民生领域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生产经营欠账较多,清欠工作较难。职工群众的福利和生活保障资金匮乏,如房补、绩效奖金等难以落实。

二是野外工作与生活环境条件艰苦。同其他行业比,地勘单位野外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不大,作业现场风吹日晒,小班人员标配减少,体力劳动强度增大,常年与泥浆打交道,住着夏热冬冷的帐篷,这些生活环境难以让人眷恋。

三是待遇上差异明显。野外地质工作艰苦程度要远远大于其它行业,但是经济收入比一些行业要低很多,导致就业吸引力严重降低,招工难,现有人员安心野外工作的动力不足,地质工作的自豪感、荣誉感明显失落。

四是业余文化生活不丰富。作业现场文化生活条件稍好的就是看电视、玩手机等,离家的寂寞,亲情温暖的缺乏,长期的孤独感,容易导致人的精神状态和情绪不佳。

五是发展提升机会较少。主要表现在一线生产人员职业发展提升空间不大,晋级慢,现有的地勘单位一线职工都已工作20多年还是中级工。

总体而言,现在地勘单位野外施工条件与当代社会所提倡的“体面劳动”的要求差距较大。“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这些问题长期不能解决带来的后果就是一线人员难以安心工作,劳动热情和积极性降低,长期不重视、不处理或处理不好,势必会造成职工队伍的不和谐、不稳定。

二、正确认识职工群众的民生问题

马克思说:“意识问题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去解释。”在现实工作中,如何看待民生领域问题,关系到能否解决好职工群众的思想情绪和工作状态问题。仅仅从道德的范畴、精神的层面去看待、教育、要求职工群众是远远不够的。

首先,物质利益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我们反对拜金主义、物欲主义的价值观,不等于我们不重视物质利益,不讲求物质利益。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指出了人类活动的根本目的是物质利益,也就是衣、食、住、行、用这些物质生活资料的总和。维护了人的生命延续,也使人能够进行精神文化活动。毛泽东曾说:“我们历来提倡艰苦奋斗,反对把个人物质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同时我们也历来提倡关心人民群众生活,反对不关心人民群众痛痒的官僚主义。”所以,职工群众基于现实条件下的物质利益诉求,完全是正常的事情。重视并解决民生领域问题是践行党的宗旨的生动体现。

其次,物质利益关系是引发矛盾的主要因素。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论断。我们理解这个新的社会主要矛盾,对于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党中央作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我们地勘单位作为一个具体的企业单位,宏观上行业之间物质利益矛盾不能把握,只能等待国家进行调节,这方面职工群众也不甚关心。而地勘单位内部干群之间、部门之间、一线和后勤之间、技术人员与一般管理人员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就是职工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直接影响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最为人们所关心的,利益分配也成为单位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必须要下大力气把握好。

再次,物质利益矛盾成为地勘单位诸多矛盾中的基础性和主导性矛盾。地勘改革的实质是变计划经济体制为市场经济体制为主导,对国有地勘单位来说,这一过程还没有完成,也会即将提上重要日程。事企分离改革势必要调整职工间的利益关系,使得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分化,也会围绕物质利益而引发的矛盾会增多,物质利益矛盾要上升为主导性矛盾,自然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和解决的主要内容和对象。

三、采取切实措施解决民生领域问题

一是转变思想观念。在工作中要不断创新和发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思维以及方式方法,积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科学发展观。把以“艰苦奋斗”为荣的思想作为地勘职工的精神支柱,让艰苦奋斗深深印在职工群众的脑海中。另外,还要主动改善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发扬钉钉子精神,问题一个一个解决,一点一滴地积累经验和好做法,及时化解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我们要主动作为,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着眼于实现职工群众体面劳动,共享发展成果,在加大投入资金改善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还要千方百计、因地制宜开展野外一线文体活动,丰富文化生活,增强地勘单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二是畅通利益诉求渠道,建立健全有效管理机制。工作中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主动地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排查矛盾和发现问题。要建立规范职代会工作制度等民主管理方式,及时听取广大职工群众的利益诉求。要建立起以党政负责人为核心、信访等有关方面参与的矛盾调处机构,有效并及时解决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并形成公开公平的工作机制。要建立以上级主管部门为主导的信访矛盾调处监督机制,辅之以民意测评,督促二级单位党政负责人解决民生领域问题。在这些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要成为有利于形成平衡协调各方面利益格局的政策措施的催化剂。

三是统筹安排,全力解决好民生领域问题。职工群众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既有分配方面的问题,又有生产条件方面的问题,还有工勤岗位晋级和业余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问题,一下子解决好难度可想而知,要在持续创新发展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解决,抓住利益分配这个牛鼻子,持续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让职工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共享发展成果,重树地勘人的尊严和自豪,以更大的热情投身于地质勘探事业。

四、以解决好职工民生问题为基础,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以人为本,解决好职工民生问题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要按照践行群众路线的要求,把群众认可与满意作为思政成效的重要标准,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首先,思想政治工作要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基础。围绕职工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现实问题,想干部职工所想,急干部职工所急,从学习、工作、生活上给予人文关怀,真心实意地办实事、办好事,让干部职工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大家庭的温暖和同志间的情谊。

其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选树典型。特别注意树立和发现本部门、本单位的典型,用自己身边的先进人和事发挥教育和引导作用,增加与先进典型之间的亲和力,感到先进典型看得见,摸得着,学得来,做得了,达到“用身边人教育身边人”的目的。

再次,思想政治工作要与干部职工交朋友,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对职工要以诚相见,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从关心人、体贴人出发,春风化雨、耐心细致,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例如在日常工作中,要充分利用各种节假日及喜庆日、干部职工生日,开展各种庆祝活动和送温暖活动,增强亲和力,巩固企业与职工的和谐关系。

面对新形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打破旧模式,构建新思维,以解决好职工民生问题为基础,清醒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特点,加强职工意识形态领域引领和整合,在内容和方法上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努力实现“四个转变”,即由“执行型”向“自主型”转变,由“声势型”向“载体型”转变,由“粗犷型”向“细致型”转变,由“说教型”向“情感型”转变,找到一套既切合企业实际又符合时代特点的思政工作运行机制。

(作者单位:内蒙古煤炭地质勘查(集团)109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