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第八届委员会秘书长、原地质矿产部部长朱训同志是我的老朋友。早在1992年6月,他的专著《找矿哲学概论》面世之后,就受到了哲学界和理论界的高度关注,并在中央党校学员当中引起反响。《找矿哲学概论》是朱训同志在长期的地质矿产勘查实践中,自觉地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总结出的理论专著。这部专著为哲学研究开辟了一个广阔的新领域,为哲学在经济、业务工作中实际运用,为哲学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决策科学的有机结合摸索出一条新的途径。1992年至今已有20多年的时间,20多年的光阴流逝去,用哲学的观点看则如白驹过隙。我与朱训同志同龄,如今我们都已经过了耄耋之年,令人钦佩的是:朱训同志在《找矿哲学概论》出版之后,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继续深入研究,使他在找矿哲学基础上提出的“阶梯式发展理论”越来越成熟和丰富,并再次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
此次研讨会题目很好,学习十八大精神、科学发展观,研讨阶梯式发展理论。党的十八大报告有较多的理论创新,这些创新是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的理论创新。世界观是对世界的一种根本性的认识,方法论与世界观是一致的。我们对世界有什么样的认识,就会用这种认识来指导我们的行为。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不是简单的发展科学,而是体现了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发展观是对发展问题的根本的看法,这个看法不是局部的、枝节的,而是全面的、系统的,是发展问题的一种世界观。这个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波浪式的、螺旋式的,也是阶梯式的。
哲学蕴含在我们的日常工作和事物当中,更蕴含在千变万化的大自然中。朱训同志在长期的矿藏勘探和研究中,总结出一套找矿哲学,并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关于认识论和唯物辩证法,运用实践论和矛盾论,提炼出阶梯式发展理论。这个理论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符合科学发展观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呈螺旋式上升。毛泽东同志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辩证发展的观点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波浪式前进的思想。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矛盾论》发表以来,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的面貌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两论”中的某些具体材料和事例可能会过时,但它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永远也不会过时。“两论”所阐述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唯物辩证法的理论原则,以及由此引申出的一系列重要结论,诸如“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对具体矛盾进行具体分析”等等,不仅是我们党在民主革命时期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取得胜利的思想法宝,也是新时期我们进行改革开放、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必须遵循的理论原则。朱训同志通过从实际出发,调查研究,所提出的阶梯式发展理论充分体现了“两论”精神,揭示了事物发展由“实践、认识,到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并且印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中关于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统一,关于事物的量变和质变规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需要我们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需要长期学习和研究的课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本质的具体体现和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要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哲学和理论工作者在各自的岗位和研究领域进行不懈地实践和探索。
作为一名党的高级领导干部,身居高位仍然不忘求索,退休之后依然锲而不舍,朱训同志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任何理论都来源于实践,同时它又要不断地接受实践的检验。阶梯式发展理论也不例外。阶梯式发展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发展,是朱训同志继《找矿哲学概论》之后对哲学界的又一贡献,同时这个理论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去完善,不断地去深入研究。□
(作者系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求是》原总编辑)
注:此文系作者于2013年2月23日在“学习十八大精神及科学发展观——阶梯式发展理论”研讨会上的发言,标题为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