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国土资源厅挂点帮扶南礤村真情实意暖民心

来源:中国矿业报 作者:祝桂峰 李良 发布时间:2015-02-12

“我受厅党组书记、厅长邬公权同志的委托来看望乡亲们。”该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邢建江带队到汤西镇南礤村开展春节访贫调研和慰问座谈活动时,刚刚走进南礤村村口,就被热情的村民们团团围住了。“政府真情实意地帮扶我们山村,村民们打心眼里感谢国土资源厅。” 南礤村党支部书记陈生请动情地告诉记者。

“108户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路”

沐浴着温暖的阳光,走在宽阔的村道上,笔者与陈生请边走边聊。

提起村里的新变化,陈生请高兴地说:“2013年6月,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帮扶我们村,帮助大伙儿制定了3年发展规划、年度发展目标,特别是村上的108户贫困户在帮扶干部的引导下,走上了脱贫致富的新道路。”

目前,南礤村集体经济收入由帮扶前的1.63万元提高到10.4万元,有劳力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由帮扶前的2614元提高到9728元,南礤村的村容村貌得到了较大的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水平也得到进一步提高。

“坚持联动式帮扶是我厅一大特点。”邢建江介绍,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启动后,该厅根据村情村貌的情况和大家对以后发展的意愿,研究制定了三年帮扶规划和具体帮扶措施,采取了“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办法,对贫困户开展“靶向疗法”帮扶,及时做好厅机关与厅属事业单位的协调联动,加强与各级政府的沟通联动,突出抓好与各兄弟单位的互助联动,切实将帮扶工作落实到实处。

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将南礤村108户贫困户的帮扶责任分配到厅机关18个处(室、局)和10个厅属事业单位,从厅属各事业单位中挑选中层以上干部作为具体结对责任人,将推进南礤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民生所需资金由厅机关统筹负责,将壮大村集体经济和提高贫困户收入所需帮扶资金由厅属事业单位负责,并真正做到机关带头、共同参与、责任落实、共同推进。

在挖掘本单位自身资源和优势的基础上,该厅高度重视“政府主导”在扶贫工作中的突出作用,积极争取各级财政专项资金的支持,充分发挥与其他职能部门的优势互补,争取行业部门在政策、项目、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上的支持,形成帮扶合力。

据统计,目前,广东省国土资源厅机关和厅属事业单位已投入自筹资金337万多元,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662万多元、市级财政资金74万多元,争取到交通、水利、农业、环保、住建等职能部门行业帮扶资金74万多元,带动村“两委”筹集到社会各界捐资和村民派资239万多元,合计共约1300多万元。这些资金主要用于帮扶贫困户的生产生活、住房改造补贴、村道和路灯建设、河道维护、学校翻新、新农村示范点和配套设施建设。

2014年,该厅协助31户贫困户进行旧房改造,帮助106户贫困户共376人购买了2015年度城乡医疗保险,协助贫困户中年满60岁的老人购买了社会养老保险,并按3000元/人的标准向全村109名70岁以上老人发放养老保险补贴,先后投入5.8万多元帮助94户贫困户购置了移动通讯设备,投入4.84万元对贫困户家庭子女开展助学活动,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率达100%……

“今年我们全家将搬进新房子过年”

村集体经济壮大了,文体广场建成了,村道通了,路灯亮了……一项项民心工程让南礤村变得更美。2014年,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帮扶南礤村共投入资金455.69万元,其中对村投入资金388.52万元,对户投入资金67.17万元,大大改善当地生产生活环境。

广东省国土资源厅驻村扶贫工作组副组长方吉新介绍,通过“村民自筹一点、行业部门补贴一点、帮扶单位支持一点”的方式,该厅完成了福宁路、南溪路、七冷路、石砖路约3.63千米村道硬底化改造。据了解,目前已启动福宁南路1.05千米村道的拓宽改造工程。

此外,该厅还按照贫困户的发展意愿,实行“一户一法”帮扶,协助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邀请丰顺县农业局为73户有劳力帮扶户传授农业生产技术,协助打造水稻、养鱼两大主导产业示范区,安排有关电声企业专家辅导培训喇叭加工技术,使18名贫困户在家从事喇叭元件家庭作坊加工。“全年累计发放种养补贴及生产启动资金17.7万元。”方吉新说。

“今年我们全家人可以搬进新房子里过新年。”正在清理新房收尾工作的杨常过老俩口,紧紧握着邢建江的手说:“日子越过越好,感觉像做梦一样。”家住南礤村山尾村小组的杨常过一家4口人,原来靠每月领取500元的养老金和低保金过日子。2014年,广东省国土资源厅扶持老杨种植1亩香蕉和100株多龙眼,帮助长子赴广州务工,对次子摩托车修理店进行补贴,争取了财政专项补贴资金15000元进行旧房改造,该厅还给予住房改造补贴和购买了医疗保险等费用。

“村里有了路灯,晚上再也不会乌天暗地了。”今年71岁的陈福修是南礤村坑背村小组村民,他告诉笔者,年轻时他曾到大城市打工,特别羡慕城里灯火通明的夜生活,如今该村的大垅、何寨、上中等片村小组均安装了路灯,方便了村民夜晚出行,串门再也不需要打手电筒了。

方吉新一五一十地说,2014年先后累计投入43.47万元完成了亮化工程,安装了141盏路灯。在各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下,继续投入119万多元基本完成了福宁寨、福宁下新屋新农村示范点建设,相继启动了林屋、何寨下新屋两个新农村示范点改建工作。投入41.65万元先后完成了友爱居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工作,安装体育健身器材48件,对村委和飞泉小学等重点公共活动场所安装了视频监控设备。

“再也不担心庄稼被淹了”

“中心幼儿园选址要交通便利, 方便家长接送。”站在南礤村原上中小学旧址门前,邢建江对丰顺县委副书记郑奕雄、南礤村书记陈生请等人说,“要广泛听取村民意愿和乡贤意见,争取在今年第一季度启动幼儿园建设,选址问题不能一直悬而未决。”

据了解,南礤村里有1000多户5900多人,外出务工达3000余人,村里除了一所只能容纳100人的私人民宅幼儿园外,全村约350余名学龄前留守儿童只能以大山、沟溪为伴。

邢建江对厅驻村工作组明确指出,要建立幼儿园项目建设情况的月报告制度,每月定时将幼儿园的筹建情况报告省厅(人事处),厅人事处要落实跟踪督办制度,每季度到村查看项目进展情况,对存在重大问题的要及时上报省厅,确保幼儿园在今年如期完成建设工作。

“今年汛期,我再也不担心庄稼被淹了。”南礤村南溪村小组的杨德南站在田埂上,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他指着身后已经完成的防洪堤工程告诉笔者,过去,洪涝灾害时有发生,田里的庄稼几乎靠天收,“如今,防洪堤大功告成,种水田的信心更足了。”

邢建江表示,要强化纵向联动、横向互动,积极争取省、市、县三级水务部门的支持,多方协调及时跟进,抓紧启动和完成南溪、上中两条“三面光”水圳的建设工作,确保农田灌溉渠道畅通。

据了解,目前,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已委托丰顺县水利水电勘查设计室进行规划设计南溪、上中两条“三面光”水圳,设计方案已经丰顺县水务局批复同意。下一步将分别上报梅州市水务局和省水利厅,争取专项资金。

“对上报梅州市水务局的上中片水圳,请梅州市国土资源局继续做好协调工作,争取梅州市水务局尽快落实专项资金。对上报省水利厅的南溪片水圳,请省厅人事处和驻村工作组负责跟踪协调工作。”邢建江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详细部署:丰顺县国土资源局要具体负责飞泉桥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整治工程,省厅地环处及时跟进,争取在汛期到来之前排除隐患,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请省厅放心,我曾经在梅州市国土资源局工作。”丰顺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廖茂忠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请缨道。“好,由于南礤新农村示范点建设任务较重,请丰顺县委、县政府在落实相关配套资金时,积极予以支持。”邢建江话音刚落,会场顿时响起热烈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