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亿年前,一个直径10~15千米的陨石撞击了现加拿大安大略省北部的地面,形成了直径250千米的圆形撞击坑。岩石在冲击下熔化,而后结成了富含金属的火成岩层。这次偶然事件使这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镍产区,也造就了一座建在镍矿上的城市——萨德伯里。
自1883年镍矿被发现以来,越来越多的人来此处采矿谋生,至上世纪50年代,萨德伯里有超过40%的人口从事矿业工作。矿业为城市及市民积累了大量财富,但同时也严重污染了环境,坑洼的地面、林立的烟囱、肮脏的空气给这里带来了“月球景观”的绰号。
动态地球馆的“大镍币”
近年来,萨德伯里市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采取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比如对周边因酸雨而遭到破坏的地区进行改造、矿坑回填、植树造林、土地复垦等,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被联合国表扬并成为推广案例。昔日“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萨德伯里如今已是加拿大最美丽的自然景区之一:330个水质清澈的湖泊,5个优美宁静的省级公园,为市民们提供了划船、游泳、徒步、钓鱼、滑雪以及野外宿营的休闲好去处。萨德伯里市如今的大气污染程度甚至远低于多伦多和汉密尔顿,成为安大略省的天然空调城。
历史给予了世人不容遗忘的深刻教训。1984年,人们在采矿遗址上建起了一座展示萨德伯里市地质特点与矿业发展的博物馆——动态地球馆,并在该馆大门附近竖起一个高9米、直径超2米、厚61厘米、重约13吨的加拿大1951年版5分硬币雕塑——“大镍币”。这座雕塑现已被视为该市的地标,每一位到动态地球馆参观的游客都会来此驻足观赏和留影。它不仅是一件鲜明的艺术品,更体现了这座北方矿业城市的人民对往昔辉煌历史成就的缅怀和思考。
黑色花岗岩地球仪
进入展厅,游客们就会看到一个巨大的黑色花岗岩地球仪,漂浮在薄薄的水面上。这个重约3吨的大球,用手就能轻易将它向任何方向转动,并查看上面的世界地图。展厅的醒目位置展出了采自萨德伯里市的各种天然矿石标本。其中,一块4.1吨重的矿石最吸引人眼球,这块矿石除含有镍元素外,还富含铜、钴、银、金、铂、钯、钌、铑、铱等金属元素,这表示该市的矿石不但产量高,质量也很好。配合这些标本展示的还有萨德伯里百余年的采矿历史的史料,提醒人们时刻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地球家园。
动态地球馆的“地下矿井游”是最受观众喜爱的项目。在讲解员的指引下,游客带上安全帽,乘电梯深入地下20多米,在废弃的矿井中完成一次1小时15分钟的地底探险。在这里,你会看到开采于100年前、50年前以及现代的3个矿井巷道,观察坑道挖掘施工中的礃子面变化,体验矿工们在井下完成挖掘、爆破、装运等工作的全过程,了解不同时期的采矿设备和技术,还能在井下紧急庇护所中了解发生意外时矿工们的自救措施。最后,大家可通过矿井邮箱寄出一张地下明信片,与亲友分享这次有趣的游览经历。
动态地球馆独具一格的展示内容,充分展现了萨德伯里人对于自身历史、地域特点的挖掘和对资源优势的多样化运用,也体现了他们对于人类、环境和科学之间关系的思考:从利用科学、单向的汲取资源,到善用科学、反哺环境,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作者系中国科技馆展览教育中心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