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非洲大陆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被誉为“第二个海湾地区”。同时,非洲也是全球勘探程度较低的地区,油气风险勘探主要依靠外国公司,这些“来客”持有的勘探区块面积占非洲合同区块面积的近80%。
“非洲并不缺乏能源,只是能源没有被合理利用。”非洲史学家、政治家Cheikh Anta Diop曾这样评价。为增加收入,非洲国家在油气领域招商引资方面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首先,允许外国投资者以较高的比例进行成本回收。一些国家允许外国投资者以较高的比例进行成本回收,例如,刚果(布)允许的成本回收比例为70%,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为100%。苏丹规定:商业性生产开始后,承包者可以从每年原油生产总量的30%回收各项成本,扣除成本油之后剩余的原油,按日产量决定分成比例。一些产油国还允许外国投资者超额回收投资,超额回收比例基本固定在5%~40%之间,其中突尼斯30%、安哥拉40%。利比亚还规定:承包商有权购买国家石油公司产量份额的50%,便利了外商购买利比亚原油。
其次,采用高折旧率,免收矿区使用费。目前,越来越多的非洲国家采用了高折旧率,折旧率一般为20%~100%,其中埃及、尼日利亚为20%,利比里亚为25%,南非为100%。为吸引外资,刚果(布)、科特迪瓦、摩洛哥、毛里求斯等国还免收了矿区使用费。
第三,要求勘探承包者及时注资。为避免租赁者无限期地保持一块租得的矿区,尼日利亚石油法规定,油矿租赁者10年后必须放弃所租矿区的一半,以此督促使租赁者在租赁期内加紧进行各项石油生产活动。安哥拉石油法则规定,承包者在承包期的前3年,至少应投资3500万美元,第四、第五年每年应至少投资2000万美元;产油区年产量低于2500万桶时,产量分成比例为40:60,承包者占大头。
第四,采取优惠的税费政策,吸引外资。近年来,安哥拉陆续修改了产量分成协定内容,并将天然气勘探期限延长至10年。赤道几内亚规定新油田最先开采的5000万桶石油,投资者可按90%分成,以后分成随产量的递增而递减,当油田累积产量超过5.5亿桶后,投资者按40%分成。尼日利亚85%的成品油依赖进口,为鼓励外商在本国兴建炼油厂,尼日利亚出台多项优惠措施,包括:外国投资者可从尼日利亚国家石油公司获得炼油所需的所有原油;可享受与尼日利亚国内炼油厂同样价格的原油;可自由撤回资本。
最后,与南方国家深化石油合作,采取上下游“捆绑式”招标。非洲产油国实行油气合作多元化政策,不仅与西方国家石油公司开展合作,也注重深化与发展中国家产油国的合作。阿尔及利亚国家石油公司计划今后在非洲投资5亿美元,重点开拓利比亚、尼日尔、马里、毛里塔尼亚和苏丹等国的油气市场。尼日利亚政府充分利用新一轮石油区块勘探开采权招标的机会来推动炼油工业的升级换代,实行上下游“捆绑式”招标,规定参加一些区块招标的公司应具有投资下游且投资额不小于20亿美元的意向。
细数这些优惠条件,非洲似乎可以称得上油气投资的天堂,但是盲目投资只能导致资源浪费。在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制定非洲油气资源发展规划,统筹安排,扩大参与。在中非合作迅速发展的形势下,需要制定非洲油气资源发展中长期规划,明确不同阶段的目标、方向,指导石油企业开发非洲市场,加强对规划实施效果的全面跟踪,根据形势变化,不断调整和完善,确保规划的适应性和实用性;建立非洲油气工作的统一协调机制,增强中国企业在非洲的整体竞争力;建立非洲油气风险勘探保障机制,降低企业投资风险。
2.与五大产油国合作同与新兴产油国合作并重。中资企业要扩大在非洲石油市场的份额,除与埃及﹑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尼日利亚﹑安哥拉这五大产油国深化油气合作外,可进一步拓展在乍得﹑赤道几内亚等新兴产油国的商机。新兴产油国发现大油藏的机会较多,乍得﹑赤道几内亚有扩大储量的潜力,有利于中方开辟新油源。为降低投资风险,可尽量选择像加蓬、尼日尔这样政局稳定的国家投资石油业。
3.上下游一起介入非洲市场。有些非洲国家实行捆绑式招标,要求投资石油勘探开发的外国公司承担石油下游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中方可利用石化产业优势,上下游一起介入非洲石油市场。除苏丹外,中资企业在阿尔及利亚油田开发、炼厂、管道建设一体化经营也取得成效;中资企业在项目国成片开发石油市场,可考虑扩大对产油国下游的投资。
4. 携手竞标。非洲国家在石油上游招标时,提高了本国参与份额和分成比例,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可合作竞标,挤占非洲石油市场更大的份额。联手收购可以减少在政治方面、资金方面的风险,实现优势互补,也有利于实现中国公司在海外并购中力量的最大化。
5.与非洲国营、私营石油公司、国际石油公司合作开发。纽约商品交易所和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油价变化的频率和幅度均高于非洲石油市场,作为重要的石油供应方,非洲石油市场将进一步发挥稳定油价的作用。在非洲石油市场,非洲国营石油公司与国际石油公司之间以及国际石油公司之间的合作将有利于国际石油市场的稳定。为引进更多资金,某些石油公司需要让出部分油气资源,以获得资金,维持运行,这为中国企业通过参股、并购等方式获取油气资源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在非洲国家私有化进程中,也可考虑结合非洲国家私营石油公司开拓市场。
中方在非洲不仅要与欧美石油公司竞争,也要与俄罗斯﹑日本﹑韩国﹑印度石油公司竞争,中方要取得竞争优势,就要更准确地把握市场动态;在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中国企业与俄罗斯、印度石油公司的合作富有潜力。
6.在非洲获取份额油与进口原油并重。在非洲石油上游进行并购获得份额油与通过贸易进口非洲原油成本相当,中方可采取贸易与并购相结合的策略开发非洲石油市场。中方在非洲获取份额油过程中,有必要形成获取份额油的成本约束机制,使份额油的成本低于国际油价,争取将更多的份额油低成本运回国内;在部分份额油就地销售过程中,可充分利用喀土穆炼油厂提炼中方在非洲获取的份额油,即可增加利润,也可扩大中方在非洲成品油市场的份额。
7.加大非洲海洋石油开发的力度。鉴于中资企业已掌握了水下3000米以内的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技术,中资企业可更多地参与非洲海洋石油开发项目。如,在几内亚湾、埃及苏伊士湾,海上石油开发前景看好;巴西国营石油公司海洋石油勘探技术水平较高,中国与巴西企业可考虑在安哥拉等国合作开发海洋石油。□
(作者单位: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中非问题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