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源头活水来

——记“首届中国百强地质队”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华盛水文地质勘察工程公司

来源:中国矿业报 作者:陈 雁 发布时间:2014-05-23

祝辞

华盛公司在我国水文地质行业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同其所在地的历史古城邯郸一样,有着厚重的积淀。

华盛公司发展至今已40年,一直以过硬的技术水平肩负着国家能源基地建设先行军的重任,几代人辗转于祖国的大江南北,戈壁荒漠、崇山峻岭、碧海波涛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一路走来,身后留下一处处喷涌的清泉,被亲切称为“水之子”。

这一支因为国家建设需要和社会责任而诞生的地勘队伍,多年来不断进行科技创新,形成了以“水勘核心主业立局、地勘延伸业及相关产业强局、矿业开发富局”的多业并举的发展格局。

近年来,他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打造高科技专业化为目标,坚持“以水立局、治水强局、找水兴局、探矿富局”的专业理念,加快科技创新和技术装备更新步伐,形成了领先的行业优势,更好地履行了央企的社会责任,这是一个勇于担当,更是一个能够担当重任的企业。

感言: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地质局(华盛水文地质勘察工程公司)的发展壮大,得益于各级领导、各界朋友与合作伙伴的关心与支持。谨代表全局4300名干部职工表示衷心感谢!

作为全国煤炭系统唯一的水文地质专业局,成立40年来,始终坚持科技立局、人才强局战略,更好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当前,煤炭地质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水文地质局广大水文地质工作者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确立的“抓创新,调结构,促转型,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优质高效的地勘服务为目标”的发展战略,以加强主业建设、实现“两提高一改善”为重点,按照“大地质、大勘查、大市场”的发展方向,努力打造具有水文地质特色的地勘专业队伍。依托专业优势培育核心竞争力,凭借优良的技术优势和科学的发展战略,不断拓展服务范围,与二十多个国外机构建立了经济技术交流关系,施工领域已涉足西部大开发、奥运村、三峡库区、四川地震灾区重建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

水文地质局秉承“干一项工程、交一批朋友、树一块丰碑、建一个基地”的经营策略,严格推行精细化、标准化管理,追求卓越,为客户提供过硬的技术和真诚的服务,愿与各界朋友加强合作,共谋发展,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华盛水文地质勘察工程公司总经理 何先涛

观察透视:

华盛公司的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是名符其实的老牌地勘劲旅,凭借多年积累的技术、经验和实力,最有资本顺势而为,凭借这些优势快速扩张自己的市场领地,正当许多煤炭企业热衷于上规模、上产能之时,但华盛公司摒弃了急功近利的浮躁,而是选择低头深耕细作,更深入地推进专业化。

自成立之初至今历时多年,该公司在巩固水勘核心主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拓展至煤矿防治水、矿山环境恢复与治理等煤矿安全开采环境地质领域,同时开拓了岩土工程地质、基坑设计与施工、浅层地热能综合利用、地质监理、污水废水处理与治理等地勘相关业领域,技术不断提升成熟,形成以“水勘”为中心的核心竞争力,成为迄今为止全国煤炭系统唯一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及资源井勘查、设计、施工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专业公司。

邯郸——一座具有近三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位于河北省最南部,西依太行山脉,东临华北平原,物产丰饶,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今天的邯郸不仅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闻名遐迩,也是我国著名的煤炭和高品位铁矿石产区,煤炭和铁矿石储量分别达到40亿吨和4.8亿吨,被誉为现代“煤都”、“钢城”。

唐代诗人韩愈有句名言:“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几千年的文化沉淀孕育了这片英雄辈出的土地,诞生了一批中国历史上享有盛誉的豪杰侠士。

如今,在这片燕赵大地之上,也活跃着一支为水而战的老牌地勘劲旅,这就是全国煤炭系统唯一以从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及资源井勘查、设计、施工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专业公司——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华盛水文地质勘察工程公司(以下简称“华盛公司”)。

煤炭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支撑,水文地质勘查则是煤炭建设开发的基础和条件。华盛公司成立的几十年来,一直以过硬的技术水平肩负着国家能源基地建设先行军的重任,几代地勘人辗转在祖国的大江南北,戈壁荒漠、崇山峻岭、碧海波涛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一路走来,身后留下一处处喷涌的清泉,凝聚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和辛勤汗水。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因水而生、因水而进、因水而兴的现代化地勘企业吧!

企业因责任而诞生

上世纪末曾有一句流行语:“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如果给它前面加一句,那就是“70年代看邯邢”。“邯邢”即邯邢基地,上世纪70年代由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准建设,是一个以邯郸为中心,在邯郸、邢台地区建设集钢铁、煤炭、化工、机械、建材等为一体的综合基地。

邯邢基地建设初期面临的困难,主要是技术人才的短缺。于是,在国家的统一抽调下,全国各地铁矿、煤矿的勘探、设计、建设、开采人员陆续进驻邯郸,这其中就包括了最初360名来自祖国大江南北的水文地质勘探队员。与此同时,一大批中直单位开始组建。

1974年,华盛公司的前身——“燃化部邯邢水文地质勘探指挥部”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当时,这支新组建的队伍不仅为建设邯邢煤炭基地提供了大量科学详实的基础水文地质资料,也担负着为邯郸寻找水源的重任,解决了80万城区人口的供水问题,被称为“润泽一方,福荫万众”的壮举。

公司成立40年来,转战京、津、晋、陕、蒙、冀、鲁、豫等20余省市区,承担了多个国家重点能源基地的水文地质、煤田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等大中型项目800多项。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他们先后提交了水文地质勘探等报告450余件,重点科研成果100多项,荣获100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科技进步奖、优质报告奖、新发现水资源奖和优秀工程勘察及设计奖,先后与美、英、法、德、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在坦桑尼亚、孟加拉、也门等国家的供水勘查工程也享有盛誉。

这一支因为国家建设需要和社会责任而诞生的地勘队伍,多年来不断进行科技创新,在巩固水勘核心主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拓展至煤矿防治水、矿山环境恢复与治理等煤矿安全开采环境地质领域,同时开拓了岩土工程地质、基坑设计与施工、浅层地热能综合利用、地质监理、污水废水处理与治理等地勘相关业领域,形成了以“水勘核心主业立局、地勘延伸业及相关产业强局、矿业开发富局”的多业并举的发展格局。

如今,该公司已发展成为下属4个专业水文地质勘探队、1个水文物探队、1个水工环地质勘查院,拥有地质工程监理、绿寰地能空调、岩土工程、天澄环保、特种材料生产和销售、水星宾馆等12家经营考核单位的大型多元化综合型企业。

企业因科技而发展

如果说寻找水源是因,那么推动科技进步,促进企业科学发展就是果,这种因果关系使华盛水文地质人与水结下了难解的情缘。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水资源与能源、人口、生态环境已成为世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华盛公司面对发展与环境的博弈,坚持找水治水并举,打造培育并实施“勘察研究水、开发利用水、探采经营水、矿山防治水、治理污染水”的市场运营体系。

在地热资源勘探开发技术与基础性理论研究领域,华盛公司不断取得世人瞩目的成果。在华北、东北、华东、西北广大地区勘探并打出了200多眼高质量的地热资源井,广泛应用于旅游、医疗和农业绿色养殖。在煤层气、天然气资源勘探领域,华盛公司进行绿寰地温热泵中央空调产品的研制、生产和推广,这也是国家建设部重点推广的高新技术项目,拥有多项国家专利的天澄烟气粉尘治理、污水处理环保产品,还有治理工程和优质地下矿泉水开发等一批新兴产业的建立,使其走出了一条节约型社会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我国许多矿区由于奥陶系岩溶水的威胁,至少有200亿吨的优质煤炭资源不能开采。华盛公司以煤矿安全生产为己任,先后在河北省峰峰矿区、内蒙古宝日希勒、大雁等煤矿区开展了矿床水文地质勘探,向国家有关部门提交了一大批水文地质资料,为煤矿安全生产和解放“下组煤”做出了卓越贡献。

华盛公司还被誉为“水淹矿井的救星”,他们承担了全国许多省区的煤矿突水抢险排水,矿区水污染、塌陷调查,煤矿堵水工程地震调查,矿井排水疏干,采区水文地震及矿井堵排水任务,使一座座水淹矿井起死回生。

华盛公司以“3S”集成技术为手段承担的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以一大批水工环地质调查与评价项目取得的科技成果,形成了在水文地质勘探领域独有的专业技术优势,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内蒙古准格尔矿区深层岩溶地下水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北方岩溶水的预测利用及管理研究”、“中国西部侏罗纪煤田保水采煤及地质环境综合研究”等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和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科技创新奖、优秀成果奖、优质报告奖和新发现水资源奖。

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为此,华盛公司积极实施国家西部特别找水计划,应用遥感技术和蓄水构造理论为国家在蒙、陕、甘、宁等西北贫困干旱区找水,圈定出12个找水目标区,先后在我国贫困缺水地区勘探并打出了100多眼大口径岩溶供水井,日供水量8万多立方米,结束了这些地区数百万人吃苦水窖水的历史。

2007年,该公司完成了“我国大型煤炭基地暨煤炭国家规划矿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现状及对策研究”项目。向国家提交的《国家大型煤炭基地水文地质调查项目建议书》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由此承担了《区域含水层保护战略研究》项目,确立了水文地质局在国家大型煤炭基地水文地质调查方面的社会地位。

华盛公司还参与或负责了划定我国地下咸水分布的《全国地下水资源及环境问题研究》项目、973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矿井突水水量预测理论与方法》、《煤炭国家规划矿区水工环勘查方向调研和市场预测》、《晋陕蒙能源基地矿山环境地质调查》、《三峡库区应急抢险项目工程地质调查》等一大批科技项目研究和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应用过程。

近年来,华盛公司还牵头实施了首个《我国大型煤炭基地含水层保护战略研究》,为全国煤炭基地水文地质调查进行了工作部署;组织编制《煤矿床水文地质勘查工程质量标准》,参与编制《煤矿防治水规定》和《煤矿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查评价标准》,填补了该公司在专业标准编制领域的空白;开展了“力争解放北方受深部岩溶地下水威胁的约200亿吨煤炭资源”和“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技术”两个重大专项综合技术研究工作。

经过40年水文地质钻探施工技术的探索和积累,华盛公司拥有了自身优势的水文特色的钻探技术,总结出了一整套供水井大口径施工的特色技术与关键工艺,目前已能施工各种口径的供水井工程。该公司运用深井(2500米)绳索取芯钻探技术、岩盐勘探与导向对接井钻探技术,承担了20余项岩盐勘探与施工项目,完成盐井对接井施工近30对。特大口径(1.55米)煤矿安全孔(瓦斯排放孔、救援孔、投料孔等)钻井技术,一次下入孔内套管300吨,在水文地质勘查、煤矿水害防治、矿山应急求援等工程施工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为绿色矿山建设提供了钻探技术的支撑。

多年的发展,华盛公司也完善了“基于地下水系统理论的矿床水文地质勘查方法和思路,基于充水水源矿床理论与矿床水文地质勘查类型,基于综合水文物探、钻探的综合勘查技术,基于地下水资源评价的矿床水文地质评价方法”4个独具特色的核心理论技术。同时完成的《煤矿突水机理与防治基础理论研究》和《煤炭开采顶、底板突水预测评价技术与采空区富水性探测方法研究》两项技术成果,使公司的煤矿防治水综合勘查技术水平达到了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企业因成绩而自豪

一大批技术理论的成熟和科技成果的脱颖而出,让华盛公司的技术实力不断提升,核心竞争优势日益凸显,多年来取得的一些列重大勘探成果就是最好的印证。

据不完全统计,除去上文已经提到过的成绩,华盛公司多年来取得的一些引人注目的勘探成果还包括:

海底淡水水源勘查技术获得重大突破,在我国嵊泗岛海域打出了大口径淡水勘探井,探明适宜饮用的淡水,开辟了我国海底探水的先河,创造了国内外这一领域的多项纪录,被称为海域勘查地下淡水的一大奇迹;

在黑龙江省海林打出了高温地热井,孔口水温85摄氏度,打破了东北三省没有可供开采的深层地热水资源的论断,被称为揭开了继西藏羊八井地热资源之后,我国第二块高温地热井田的神秘面纱;

在山西潞安矿区施工钻井50多眼,提交两个大型水文地质报告,建立了多个优质岩溶地下水水源地,解决了我国第一个现代化矿井建设的用水急需;

在特大型神府煤田,打出了被称为世界之最的自流量每日5.6万立方米的岩溶自流井;

在山西阳泉矿区寿阳区埋深450米到600米的特深水位岩溶区找水成功,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超深水位(水位大于500米)优质岩溶地下水水源地,并开发出优质矿泉水,填补了我国超深水位岩溶区无抽水成果的空白;

应用构造控水理论在山东侏罗系红层找水成功,在我国北方地区实属罕见;

应用的煤矸石复垦及回填矿井采空区技术,填补了煤矿在此项技术上的空白,对解决矿区“三下采煤”的难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首批煤炭国家规划矿区资源评价子课题《晋陕蒙煤炭资源开发与水资源、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被中国地调局列为矿山环境地质调查样板工程;

在煤矿防治水勘查与施工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为重点煤矿区“解放”受奥灰水威胁的煤炭资源达5亿多吨……

与这些骄人成果相对应的是企业经济效益节节攀升。据统计,在“十一五”期间,华盛公司的经营收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迅速增长:从2005年到2009年,仅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增长幅度就达到155.95%,年均增幅为26.48%;经营利润累计增长幅度达到729.04%,年均增幅为64.31%。公司整体经济运行质量呈现出健康、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

近几年,华盛公司前进的步子也越迈越大,不断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调整中谋发展,实现了由“施工型”向以管理为主体的“施工管理型”企业的转变。

据统计,近年来该公司的水工环核心产业比例大幅度提高,占全年合同保有量的一半以上,创历史最好水平。2011年,在总局14个经营业绩考核单位中,该公司跃居第5名,获得“十二五”开局经济效益增长专项奖。2012年,再次实现新的历史跨越,施工各类项目500余个,落实项目合同近14亿元,同比增长28%,经营收入同比增长27.14%,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9.51%。以“两提高、一改善”为重点的民生工程,使广大职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职工年人均工资同比增长16%。

2013年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二五”发展计划的中期之年,更是华盛公司发展的关键之年。国内总体经济形势是经济企稳、结构优化、物价稳定、民生改善,但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2012年,我国原煤产量36.5亿吨,同比增长3.8%,增幅为6年来最低,较2011年下降4.9个百分点。部分煤炭企业经营困难,效益下滑,基本建设和安全生产投入大幅度减少,这样的背景让华盛公司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在项目承揽、资金回收等方面也存在很大困难。

虽然困难很多、阻力很大,但公司领导班子依然提出在新的起点上,努力实现新的发展目标,截至9月底,该公司经营收入已完成年度预算指标的73.92%,同比增长14.89%,利润总额完成年度预算指标的79.30%,同比增长7.70%,预计全年将再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公司各单位发挥各自专业优势,确立了主业定位和市场划分,制订了中长期发展规划,结合自身技术特点,既全面发展,又有所侧重,在高端、中端、传统地质市场有针对性地取得了新的突破,分别在水文地质勘查、煤矿水害防治、特大口径孔施工、岩盐井勘查与施工、地震和电法等“水文特色”的地球物理勘探方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勘产业发展模式。

40年风雨历程的累累硕果,40年拼搏献身精神的胜利凯歌,凝聚了华盛公司历史的功绩,镌刻了几代水文地质人共同拼搏的巍峨丰碑。

为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华盛公司以建设行业领军型企业为目标,打造一流的人才团队,形成一流的技术支撑,配备一流的装备设施,具备一流的管理水平,提供一流的基础保障,推动水文地质特色队伍建设的实现。同时提出实现经营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利润年均增长10%以上、职工平均工资年均增长10%的发展目标。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华盛公司如扎根岩石中挺拔的劲竹,在地质市场和改革发展的博弈中,展示出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精神。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相关链接:

荣誉榜

近年来,华盛公司荣获首批全国建设信用诚信企业、全国政府放心用户满意先进单位、AAA级信用企业、全国文明诚信示范单位、全国煤炭企业地质勘查功勋单位、先进施工企业、中国地质调查质量管理优秀单位,河北省五一劳动奖、连续多次获得煤炭行业优秀施工企业称号。

2007年,出席全国煤炭企业先进集体表彰会议的公司代表受到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亲切接见。

2011年,在首届全国地勘钻探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水文水井钻探工种比赛1枚金牌和1枚铜牌。

2013年2月,首届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奖评选中,华盛公司摘取二等奖,成为全国煤炭地质勘探队伍中惟一获奖单位。

2013年3月,首届中国百强地质队排名中,华盛公司榜上有名,在“水工环”大类中跻身前十位,其地质岩芯钻探单孔最深孔深记录更是在所有上榜百强队中名列第二。

编辑辣评:

华盛人既有矿业员工一贯的顽强、坚韧的拼搏精神,又有知识分子对待科研工作精益求精的严谨理性,他们不断探索技术的完善,以专业化赢得了客户的信任,以善打硬仗而被业内称道。

“让自己做到最好”,这是华盛给人留下的最为鲜明的标记,他们获得的诸多荣誉也验证了这点,一路走来,他们稳扎稳打,所以前进的步伐更为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