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获悉,在年前组织的“僵尸企业”调研中,山东省各市提报的有448家,其中处于停产状态的占80%。今年,山东将率先从钢铁、煤炭两个行业入手,推动一批无效产能企业退出市场。
山东省经信委主任钱焕涛表示,“僵尸企业”的概念在国内提出不久,各地对其标准和未来政策也把握不准,提报时还有顾虑,实际存在的“僵尸企业”应当多于目前提报数。“从近期看,去产能可能会对稳增长带来一定影响,但长痛不如短痛,我们必须积极稳妥地处置‘僵尸企业’,取得去产能实效,换取未来可持续增长的空间。”钱焕涛表示。
钱焕涛介绍,目前国家已经决定设立1000亿元左右的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僵尸企业”界定标准和总体处置方案正在制定之中,并确定率先从钢铁、煤炭两个行业入手,推动一批无效产能退出市场。“各市要担负起处置‘僵尸企业’的主体责任,不等不靠,一企一策分类制定处置方案,争取第一时间做好对接实施。”钱焕涛表示,面对此类“僵尸企业”,应对能够通过技术改造,实现产品更新、链条延伸、企业转型的,抓紧组织实施;对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要积极稳妥推进重组整合或退出市场,不能再靠财政补贴、拉其他企业输血等方式避免破产清算。△ (齐 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