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铜业协会专题研讨会日前在上海举行。此次活动是2016亚洲铜业周、亚洲铜业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亚洲铜业周由智利铜与矿业研究中心主办,旨在为全球铜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搭建起沟通交流、增进互信、深化合作的价值平台,超过1700名专家、学者、业内人士出席了这一盛会。而亚洲铜业大会由Metal Bulletin Events与中国五矿集团公司联合举办。作为此次活动的赞助商之一,国际铜业协会举办此次专题研讨会,旨在提供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集聚行业专家、学者、铜工业相关企业等各方力量,共同探讨铜的未来应用趋势和面临的挑战、铜在相关领域的新技术解决方案以及铜产品及其应用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国际铜业协会专题研讨会聚焦铜终端应用,悉尼大学联创智库执行董事安世杰为与会者描绘了2030年铜应用技术的蓝图,并且特别聚焦亚洲国家对铜日益增长的需求。他认为,亚洲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和人口的增长将带来更多的住宅和社会基础设施方面的需求。此外,随着中国能源结构的变化和以中国、印度为首的国家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亚洲国家在电力设施、交通运输等方面的需求也将发生剧变,这些需求都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铜在亚洲市场的发展。
北京华通人商用信息有限公司(ACMR)商务市场研究与咨询副总监杨闯女士表示,建筑、电力、交通、家电、制造是铜用量最大的5个领域,占整个铜用量的比例超过50%。预计“十三五”期间,这5大领域的铜用量可达2920万吨左右,较“十二五”期间增长超过14%。
国际铜业协会中国区总裁周胜结合中国“十三五”规划,对铜在中国的持续发展发表了看法:未来新能源汽车、风电、电网、交通以及建筑等领域都将迎来较大发展。以电网为例,中国将在“十三五”期间在电网领域投资3.34万亿元,电网发展将再度提速。而铜在这些领域都有非常关键的应用,国家对这些领域的投资和重视将推进铜产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国际铜业协会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的非营利性国际组织,致力于维护和推广铜有效使用,于1995年进入中国,是率先协助中国政府规划可持续性经济发展的国际性组织。20余年来,国际铜业协会从能源政策和能效标准、电线电缆、热交换系统、建筑铜合金和海水养殖多个维度探索并研究铜的卓越性能,推广铜的应用。□